Sunday, November 29, 2009

我终于辞职了。。。

终于,我赶在2009年快要结束前完成了今年的目标 - 转换新工作。这一年以来,为了这个目标,反反复复,挣挣扎扎,老是没有积极和下定决心。虽然已经没“心”呆在公司,但是还是可以找到理由说服自己留下来,像什么还有新任务,新学习,又或者是经济不好啦,很难找到工作。。。其实我心里清楚得很,这些“理由”,只是用来安抚自己,让自己的心舒服一些,让我可以在现在的工作中变得“积极”一些,不会一蹶不振。

当一个新的工作机会出现了,我就毫不犹疑接受了。我很珍惜,甚至不惜“当”掉我的年终花红,可想而知,那要走的心是那么强烈。同事们都很好奇很惊讶,因为我是在公司抱怨最少,为什么反而是我会比那些常抱怨的人溜得快?

我想,因为我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所以可以很清晰地做下决定。整理了自己的想法,发现离开的原因可以那么多:
1)想成为Medical Industry的QA Engineer
2)想学习更专业,更深层的QA知识和经验
3)想尝试大公司的工作环境,制度和运作方式
4)想让将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前途
5)想离开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和方式
6)想要有更好的薪酬和福利
7)想开拓生活圈子和人际关系
8)想要测试自己的能力
9)想有不一样的尝试和人生经验

当每一个原因贡献小小的动力,就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我推向这个决定。交上辞职信的那一刻,心是坚定的。当然没有一一道出自己的原因。因为有些事,尽力了,也就算了;有些话,再多说,也无济于事。但是,对于这个公司,我还是心存感恩,因为这里让我留下了太多的“第一次”。。。

离开没有很大的情绪波动,但是我还是一一向相处了快要两年半的同事道别,能做的,最后也完成了。过去这份工作和人生经验,将会陪伴着我走向新的环境。

能力(二)- 培养企业家式的思考模式

《韦氏河畔词典》(Webster’sRiversideDictionary)对企业家的定义是“一个创办或经营企业的,需要承担风险的人。”当然,把这个定义套用到一个企业老板身上是很容易的-但怎样把它应用到雇员呢?

你整个的职业生涯就是你的“企业”,你就是它的“老板”。而在你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每一个雇佣你的人都是你的“客户”。不管你是一年换一个工作,还是在同一个公司呆上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不管你是为大企业还是为小公司打工,你都是一个服务公司的老板,你必须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适应职场的需要,并通过提供某些独特的服务来保持竞争力。

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确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你就很容易就能摆脱受害者的感觉。没有任何人或事情控制你。这就是你的职业生涯,你可以自由地修正它,按你喜欢的方式引导它的方向。在这个“公司”里,你把自己开发成商品,然后推销,在工作中得到满足。你挑选“客户”,一边工作一边提防竞争对手。因为绝不愿意失去退路,你学着成为亲切可靠的人。如果在工作上得不到满足,你有责任和权利去寻找解决方法。如果你不管怎么做,都无法让自己满意,那你没准儿需要考虑换一个“客户”(也就是你的雇主)。然而无论是什么问题,只要你能把它找出来,你就能解决它。。。。

- 摘录于《快乐工作精彩生活》


从来,我没想过,打工仔,也可以是个企业家。不同的是,产品竟然可以是我们自己!
要在强大的竞争中生存,必须要有卖点,要有个人特色,才可以脱颖而出。你可以让自己成为是“价廉物美”或“随手可得”的日常用品,当然也可以让自己独数一格,与众不同,成为大家向往的名牌或上等货。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找到自己专属的价值。

磨平的棱角


这个石碑,不知什么名堂,
但相信所有USM的学生该认得它。
特别在于石中间的那块圆形,
四分之一的面积是顺滑的,
据说是意喻着校园生活只磨平了部分的粗面,
其余的是留给社会。

毕业前,特地和朋友到此处拍照留个纪念。
两年半后的今天,我问一问自己,
心中这一块圆石,磨成怎样了?
磨成一半了吗?
还是有待接下来的磨练?

我希望,我心中这片圆石,
只磨了四份之三,就足够了。
圆滑的性格,
官腔的说法,
公式化的反应,
处处算计的心态,
并不是我期待中的自己。

我希望,自己还能保留那份赤子之心,
简单、真诚、热情地看待世界;
偶尔还会冒失和糊涂、偶尔还会犯错;
我希望,自己还有棱有角,有高有低;
偶尔还带刺来武装自己;
这样的自己,比较完整。
过于完美,反而不太真实。

当然,四分之三的那块,
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磨成?

想通了。。。

那天早上,朋友msn我,告知我在部落格的一篇文章给转载在facebook上。身为多年的老朋友,她知道,我从来就没有要公开我的部落格的打算。一直以来,我不是那种善于打开心窗的女生,也不是见人就熟,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我总是如此保护自己,因此我只是和一些我愿意分享的朋友分享这片属于我自己的小天地。

即使正在办公时间,我也打破了自己不在办公室玩facebook的原则,赶紧上网查个究竟。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删掉那个网址,可是怎么也弄不好,心情也变得一团糟。后来查明原委,知道这来自一份善意的分享,没有恶意,也不是蓄意。本也没什么好难过的。可是我的心中还是感到很不舒服,感觉就像无端端给人揭开了私隐,而且是在未经过我的同意之下。

心情失落了好几分钟,脑袋不停浮现消极的想法,最后实在难过到不行了。。。只好从MSN上向另外一位也有写部落格的朋友求。同样的,得知的答案是删掉的方法确实不容易,重新设置部落格也不方便。最后我放弃了,可是心中不停祈祷没人会发觉我的部落格,因为我还是不想。。。

朋友说,怎么你这么不小心,网络世界本来就是没有秘密而言的,当你第一天写时就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其实,我不是害怕别人看到我所写的,反正我所写的,就是我的想法和经历,我没有天马行空,也没有胡乱造作,我坦荡荡地,愿意为我笔下的文字负上责任。

朋友说,让更多人知道你的部落格是好事啊,好的东西是需要大家一起分享的。他们喜欢你的部落格才会继续阅读下去。。。是的,反正我所写的就是我的生活,喜欢的人会喜欢,就会看下去;不喜欢的人,即使知道了你的部落格又怎样,他不会看下去。这样的话,又有什么好担心公开了呢?

朋友还说,不可以因为曝光了,就不再好好写下去,或是选择性、含糊地乱写一通,这样会辜负了那些关心我,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是的,部落格,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肯定了我的一些想法,也让我的生活中增添乐趣和满足感,我又怎能不再写下去呢?而且这也都是当初动笔时所预料不到的。

谢谢你,我的朋友们!也感恩这次的事件,虽然不是出自我的意愿,但是既然发生了,我就选择欢喜接受。换个角度想想,会拜访我的部落格的,都是关心我的朋友们,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老朋友,新朋友;如果你是因为关心我而来,如果你会因为我的文字而感动,如果你偶尔从我的故事中有所启发,那我更该感恩和珍惜。那我该介意什么啊,我释怀了。。。

Saturday, October 24, 2009

生命中的朋友


屠妖节的公定假期,回了家乡一趟,在朋友的邀请下,也顺道参与了在安顺举办的“生命中的朋友”的演唱会。心中抱着一个想法,觉得参与观赏演出就是一种支持的方式。其实想想自己和这群幕后的功臣颇有因缘,早在新加坡的OM Musical音乐连线上见证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如今还有机会看到他们朝向一个更大的舞台,那份坚持和付出,实在叫人钦佩不已。我想,若无坚强的信念,又怎么能够办得到,因为这实在是不容易啊!

演唱会中,看到将近八成的青少年,就觉得演唱会成功一半了。除了主要的观众是青少年,台前幕后也有一大群青少年。这真的是属于青少年的舞台。从中我也感受到幕后功臣的这份用心安排。曾经在跑社区活动时,一位师兄与我分享了一段话,改变了我对“办活动”的想法,他说,活动是人在办,也办给人,人的学习和成长与活动的质量相较之下,前者更为重要。如今我也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局面。再次想起师兄的话,再次认同这样的想法。

但是,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这始终是一场售票的演唱会,必须保有一定的水准。发表的歌曲都很好,歌唱的幕前和幕后班底,也是属于专业的水准。可是技术上的失误,却令整个演唱会失色不少,坐在观众席的我们,无法完全听到主持人分享的话语,而电脑的故障,也令一个分享环节无法播出。叫人感到遗憾的这些缺陷,令到这一场难得的演出无法完整和完美地呈现。我只能说,有经验的人手不足,力量相对单薄了。

我很喜欢“生命中的朋友”这个理念,因为我也相信生命中能拥有这两种朋友和得到他们的祝福会是很幸福的事,一种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朋友”,而另一种是“看不见、摸不到,但内心感受得到的朋友”。我也曾经走过青少年的那段青涩时期,曾经也彷徨过,也不停地摸索。。。我庆幸我自己的人生中出现过好几位“生命中的朋友”,我才走到了今天。后来的我,也当过别人“生命中的朋友”。因为这其实就是一个爱的循环,这份爱更需要一直传下去。

这次能够与几位生命中的朋友一起观看这场“生命中的朋友”,让我更能感受到那份价值和意义。



生命中的朋友

词:真昊法师 曲:黄康淇

一个善意的微笑
一个温暖的问候
我已能够感受到有你的幸福
虽然我们来自各方 彼此都不相熟
但是真诚的心 拉近了你和我

你是我生命中的朋友
你的祝福驱走心中的寒冷
你的关怀让生命充满希望
你是我生命中的朋友
你的祝福驱走心中的寒冷
哦 生命中的朋友
让我们勇敢面对未来

因为有你的陪伴 因为有你的勉励
让我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挑战
不管路有多艰苦 不管路有多遥远
你的出现 使我不再感到孤独


回家

一个人能有多少个家?是下班后回去的休息空间;还是有两老在的避风港,童年和成长的空间;又或是与另一半筑起爱的小窝?原来,回家的定义和意义已变得不再单一。。。

离家多年后,回家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回家乡。回家已没有像年少求学时那样的情况。家,已不是非要等到跌倒头破血流时想要休养时才联想到的地方;又或面对生活不如意时想逃避的地方。。。如今,回家,已不需要多少的理由,只想单纯地看看父母,陪陪他们闲话家常,尝尝那熟悉的饭菜香。

离家8年了。。。这8年来,除了当临教那半年,待在家的时间不曾超过两个星期,算起来真得很少。如今我尽量让自己可以在一年内至少回家4次。身在老远的邻国,回家需费时也费钱, 朋友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我还可以回得那么“频密”?其实我心里清楚得很,这些花费的价值都抵押不过“子欲养而亲不在”时的遗憾。

每次回家,最多是四天,除了新年的一个星期假期是例外。这么一算,我一年能待在家的时间大概是20天。如果父母还健在20年,那么我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就只有400天,大概是一年多的时间而已。。。

算算,怎么那么少啊?如果我因其他原因而搁了下来,那只会变得更少。。。想起,有点冒冷汗;再想,我是否会有这等福报,可以侍奉双亲二十载,尤其偶尔会听说身边某某朋友的父亲或母亲离世了,原来死亡如此靠近我们,身边的例子,不停地在预告着生命是无常,不停地在呼唤我们要珍惜眼前人啊!

想起张栋梁的一首歌-《爸爸妈妈》,简单的歌词,带出作为孩子应该要做的本分,实在意义深远,值得我们深思。


爸爸妈妈

作词:张觉隆 作曲:张觉隆
恨不得快点长大
天下父母都这般期盼着我们啊
我们已健康成长
快来祈祷父母长命百岁啊
请记得要常回家看看爸爸和妈妈
简单的一顿饭他们也开心很久啊
随便聊一些话或随意呆在家
父母的伟大是从不要求我们报答
生活的压力真大
爸爸妈妈多苦也撑起了一个家
我的一点点挫败
说历尽沧桑仍微不足道啊
请给我多一点时间证明给你们看
原谅我的能力有限再要努力啊
偶尔我没回家或工作到天亮
偶尔你慰问的电话让我充满力量
父母的伟大穷我一生也难以报答
我们要把握时光来疼爱爸爸妈妈

如今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时,我都还是很想回家,回去那个自己工作后休息的地方。以前租房间时,那住所就是宿舍而已,没什么情感。与妹妹和友人租了一个房子后,我才有“家”的感觉。我始终相信,家会给人力量。虽然生于八十年代,但我从不认为自己是草莓族,因为这一路走来,我对于逆境的抵抗能力和生存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这是我的父母给我最好的礼物。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委曲不满挫败受伤等再多的伤痕累累,回家休息后,平静下来,调整心情后,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珍贵的礼物



这个中秋节,过得有点不一样。因为友人的一份热心,让我与失去联络已一段时间的领养家庭再次联系起来。一盒月饼,成了彼此的桥梁,这份礼物的珍贵于它背后的价值,因为它给了我第二次弥补的机会。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实在很奇妙,社区服务时的领养家庭是一份很特别的情谊,原本毫无血缘关系,因为那段短暂的共处的日子,却可以待你如孩子般真心地关怀和付出。坦白而言,这样的关系,曾经令我适应不过来,无法消受;也曾经令我害怕得选择以逃避来面对, 更一度地选择遗忘。这样的选择性放弃,我的心是忐忑不安,还有一份愧疚感,因为我也不认同自己这样的做法,可是我还是让自己任性了。

问题是出现在我的身上,而且也不只一次了。我会因为无法承受感情上的过多负担,而伤害了对方。我自己也不明白,我的心为什么就无法打开,当别人越来越靠近时,我会忍不住把原本打开了的心关了起来。就是这样的一个我,不懂害怕什么,却一次又一次地栽了下来。。。

这次的机缘,知道了领养家庭对自己的牵挂和关心,更令我惭愧不已。。。我到底在干什么?无情的我,竟然吝啬于付出自己的情感,真是的!希望接下来,自己不会再钻牛角尖,好好珍惜这失而复得的关系。友人的处处散播爱和温情的“举手之劳”,更让我看到出自己的不足,也认同自己犯下了错误。有时候,小小的付出,小小的关怀,就已经很足够,何必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呢?

家常便饭


搬家后,多了一个兴趣,就是每个周末会有一个早上,去逛巴刹买菜,然后下厨煮个汤,炒几个小菜。虽然过程中要做很多功夫,买菜,洗菜,切菜,还要煮,煮了还要洗刷厨房,但是我竟然可以觉得很享受,觉得乐趣融融。因为厨艺虽然不精,但能够吃到自己用心准备的食物,又可以与室友们一起分工合作,还有一起分享,实在是个幸福。

准备食物时,需要用心,那么吃的人才可以感受到那份诚意。原来看似简单的煮煮炒炒,少一点心思都不行。想起妈妈常常在厨房忙来忙去,为我们铺张三餐,确实用心良苦。妈妈的厨艺精湛,她可以把吃过的美食再依样画葫芦,因此让我从小就享受不少美食。而我,凭着记忆中的那个味道,也学习着把妈妈的佳肴再次呈现出来,当然有时还须临时拨电求救才可以完成。但每当看到那熟悉的成果时,我就会忍不住有些自豪感,原来我继承了妈妈部分的烹饪手艺。。。

美食对我的意义,并非大鱼大肉,或食材昂贵才算是美味佳肴,简单的烹煮方式,新鲜的食材,就可以变成营养均衡的一顿饭。人,有时需要的真的不多,填饱肚子,就有力气生活。而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更是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幸福。看似寻常的一顿饭,可以到外头大吃一顿,或匆匆“打包”解决,也可以慢慢地享受整个过程,生活是可以如此从容和写意。

Thursday, October 1, 2009

林明之旅-彩虹瀑布



彩虹瀑布是我在林明的意外收获,虽然很多人都不会错过这个林明的特景,但是瀑布一直都在,而彩虹却必须有缘才能看得见,科学一点的说法,就是必须要有充足的雨量(足够的水量)和阳光。

坐了近一小时的“过山车”,跋山涉水了一小时后,映入眼帘的那瀑布景观,一座弧形的彩虹就坐落在瀑布的下流,叫人叹为观止,目瞪口呆,惊讶于大自然的美妙组合,而瀑布的雄伟和壮观,完全符合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带有水气的微风徐徐吹来,凉快极了,仿佛处在“世外桃源”。

放好东西,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玩水,水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头,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我们当中,旱鸭子占多数,而且又以女生居多,但是还好社区中“共同迈进”的精神此时显露无遗,我们互相牵着,慢慢都往瀑布走去。还好水位不深,只到我的颈项部位,我还可以踏着地,心也比较踏实。

我们朝着瀑布的下流走去,然后排排地靠在那斜壁,让那力道十足水拍打在我们的背上,免费按摩的感觉实在痛快。但必须闭上眼睛,或者捂着脸,才不会伤到。友人此时还冒出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那感觉就象在大雨中驾着摩多车,雨水不停拍打在身上,眼前一片朦胧,眼睛睁不开。。。哈~ 形容得贴切极了!

在水中玩了一会儿,饥寒交迫之下,我们就上岸了,享用了泡面和美禄,热腾腾的滋味,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也驱走了饿意和冷意。这时,领队的Uncle还大力游说我们下水,因为还有更美的瀑布待我们发掘,初时我不想,但后来想想,可能这一生只来林明一回而已,机会难得,不容错过!犹豫不决的我,早已赶不上那些兴致勃勃的先锋,幸好那位好心的Uncle,愿意独自带领着我到目的地。终于我成功地爬上瀑布旁的小斜坡,看到了无数个小小的彩虹,你可以看到彩虹就在你旁边,或你就在彩虹中间,甚至还可以把彩虹捧在手里。。。我们就象发现新大陆那样的雀跃万分,不停地与同伴分享这份喜悦,其中一个Uncle就说:“每个人能看到的彩虹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彩虹都是一样美丽”。我知道原因是我们的高度不一样,因此角度偏差,所看到的彩虹不一样。但是我更喜欢这句话的背后的含义,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他的彩虹,或许和别人不一样,但绝对美丽。感谢那Uncle的大力推荐和帮助,使我多了一份深沉的体会。

当人潮逐渐少去时,我们才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彩虹瀑布,归途中,我们看到有几位家长(或老师)带着几位小朋友往瀑布的方向前进,看着那几位年纪小小的小朋友,没有丝毫的害怕和怨言,眼神坚定地一步一步走着。突然有些感触,我觉得这些小朋友都很勇敢,行走于大自然中确实是个不简单的挑战,可能在他们眼中看来,没什么好害怕的,所以才能勇往直前,不像我们成年人,顾虑很多,犹豫不决,甚至还会怨声不断。同时我也觉得他们的师长很棒,让这几位小朋友有机会参与这个身心健康的活动。

此林明之旅后,我会告诉我的朋友,林明,值得一走,彩虹瀑布,更是一个难得的惊喜!

林明之旅-爬山记



我一直很怕爬山,因为对我而言,那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不但考验着我的体力,更是挑战着我的耐力和毅力,偏偏这两样就是我的致命伤。因此我从不敢对山上有什么憧憬,因为爬山过程的煎熬容易令我产生恐惧,继而萌起退意。对于这种容易令我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自己的玩意儿,我一直都是抱着少碰为妙的心态。

当社区同伴兴致勃勃,还活力十足地往林明山出发时,初始我也精神奕奕的,但很快身体就发出承受不住的讯号,为了不影响他人前进的步伐,我快速让路了,因为我不想成为别人的障碍和拖累。我也很快就掉队,甚至远远给抛在后头了。。。但是我却感到轻松,因为身边还有一个同伴,不至于孤军作战。这次庆幸脑海里并没有闪过放弃的念头,一次也没有。当那些安娣在不停埋怨,当身边的友人在泄气时,我还可以鼓励着他,其实同时也在鼓舞着自己。

我不懂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我,可能这次我对自己没有苛刻的要求,我早知道自己的体力不能负荷爬山运动的耗量,但我不忘目标是山顶,而我的朋友们还在等待着我,我没有任何的压力,不用急着上山霸位子,所以我不用赶,辛苦时就停下休息,休息够了就再上路。在那过程中,我不停告诉自己,别想着有多难,别想还有多少煎熬,也不必与人比较,就根据自己的状况量力而为就好。我只要老老实实,专心地走好每一步,而每一前进的一小步,就是代表着与目标的差距更为靠近。一步一脚印,我可以感受到那份踏实感。那感觉很美好,就象我一直期望自己能够踏踏实实地生活,走在生命的道路上。

其实林明山并不难爬,我想是我平日太缺乏运动的关系,以致很快就气喘如牛,上气不接下气。待在冷气房超过两年的我,这次终于尝到代价了。我应该要醒觉,因为能有一副健康的体魄,能活动自如,神采飞扬,是件幸福的事。当然,最后快抵达山顶时,看到我们的森林王子正在下山找寻我们时,还有那个小太阳在迎接我们时给我们的加油打气,是另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

虽然我们比较迟到达山顶,但幸好天还未亮。找到了同伴,一起以面包和林明椰饼果腹,并等待日出。结果日出却无法看见。。。唉~ 为什么我每次爬山都无法看到日出,是否意味我还要有“下一次”呢?云海很多地方可以看见,但站在林明山上,我真真切切地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云海,山林,河流,旧式的木屋,还有新鲜的空气和徐徐吹来的冷风。。。是一个很舒服的享受,人也感觉轻松起来。原来看习惯了钢骨森林,还有天还未亮就匆匆赶路上班的步伐,使我已经好久没有放慢脚步,欣赏周围的美丽了。


没看到日出会是一个小遗憾,但更可惜的是“人海”的数量可以媲美云海,让这个大自然的观景多了美中不足。下山的时候,我们更是要“排队”和轮流走下山,顿时那份写意和从容不迫荡然无存。我心中突然有个私心,希望林明可以保留这份面貌,不要变成一个有规划和出名的旅游区,让那份单纯和天然的体会可以得以保留。

写着写着,突然好像再次爬山。。。

林明之旅-人

吸引我去林明的主因,是因为“人”。林明的美景美食,反而是次要。阔别两到三年,再次与社区朋友相聚,是个很特别,很难忘的体验。印象中的相聚,除了一次的波德申,还有槟城子良家的火锅餐之外,就是大大小小的活动和数不尽的会议。

其实数一数,我们共同一起的时间不多,但不知不觉之间,也快六年了。多么不可思议!六年前的我们,刚踏入大专;六年后的我们,已开始在社会摸索和打滚。再次自我介绍,这次是谈工作,谈近况。六年之中的偶尔小聚,一点一滴累积彼此的认识。怎么去定义我们之间的关系呢?以时间来算,其实不能说是深交,但以情谊来说,却是深厚了。

这几年来,我们都成长了。。。社区18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和回忆都不一,但是社区同伴却依然熟悉。大家还是像记忆中熟悉的那个他/她。“是的!”,美庄还是美庄,总是耐心地带领着我们;圣源还是一样的清醒冷静,临危不乱,偶尔还不忘抛一些冷笑话;子良还是那样的善良和有爱心,讲起他的专业时,还是循循善诱的模样;志强依然有些迷糊和后知后觉,但反应已快很多,也变得口齿伶俐了;慧娴的说话速度,她那爽朗的笑声,还有阳光般的笑容和热情,还是那么温暖人心。。。

当然,我无法一一列下每个的模样,但是可以感觉到的是,我还是我,他还是他。。。从这群朋友身上,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一些遗失的美好,一些我目前生活中失去的珍贵特质。。。

(一)真诚地关怀,给人力量,给人希望。
(二)分担与分享
(三)无畏地付出

我不懂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何年何月再相聚,但是我可以肯定,他们是我这辈子值得珍惜的生命中的朋友。

Sunday, July 26, 2009

YASMIN AHMAD



今早,在星洲的网站看到了Yasmin Ahmad进了中风病逝的新闻,非常震撼,还有难过。之前在接获她入院的新闻时,我还搜索了其他有关她的报道,让我对这位马来西亚著名导演和她的作品多了认识。

我对Yasmin Ahmad 的认识,其实仅限于她的几部广告和电影。我不懂有多少人认识她,但是我相信我们都曾经被国庆和新年的国油(PETRONAS)广告给吸引过,感动过。而幕后的操刀的就是这位导演-Yasmin Ahmad。每一年,我,还有我的家人,甚至都会在期待中。如今,无法如愿了。。。

我真的很喜欢很欣赏她的作品。从她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是个真正的马来西亚人,她以一个“马来西亚人民”的身份和角度,把大马各种族中相同和不同文化给拿捏得很棒。她让我们认同自己的身份,认同这片共同成长的国土,认同它那独有的多元种族文化。此外她也擅长用细腻的手法带出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爱。所以她的作品总是令人感动之余又掺杂了幽默和喜悦。还有寓意深远,教育性丰富,让人沉思,也叫人反省。

最近,新加坡也有一个她的广告片,让人很震撼,但是我很喜欢。。。故事是一个丧夫的妻子在葬礼上致悼词,一般人都选着歌颂逝者的美好和功德,而她却分享了一些丈夫在生活上的一些不完美,最后她叮咛孩子的一番话,更是令人感动不已。。。

In the end in this small things that u remembered, little imperfection that made them perfect for you. So to my beautiful children, I hope one day you too find yourself life partner who are as beautifully imperfect as your father was to me.

相关链接:

http://ladyzone.sinchew-i.com/node/139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I3ZmNKYma0&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x9ocubowMs&feature=related

她的离逝,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大损失;她留下来的作品,绝对值得流传,和一再回味。

第二次机会

生命中的事件有多少个是可以重来?失败后只要再尝试和坚持,机会还是会再次莅临。能够再次拥有机会,感到庆幸之余,更多的还有感恩。如此感慨,是因为我现在掌握了失而复得的机会,一个重新被录取的机会,也是一个重返校园的机会。

原本在今年四月,我就可以重返校园了,可是我却错失了那第一次的机会。一次的疏忽,让我没有在规订的时间内缴付学费,因此名额被删除了。当时的我,伤心不已,是自己太过大意,没有警觉性。过后吸取教训,谨慎地处理整个过程,注意每一个小细节。从上网申请,到呈交相关文件,得到录取后和缴付学费。终于完成了每一个步骤,如今可以松一口气,安心地等待十月的开课。

第二次要再背上书包,再次面对读书和应考的压力,是需要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这次和当初升上大学时的感觉很不一样。如今只是单纯地为了满足求知欲。这个简单的理由,却是导航着我走上这条路的最大推动力。工作后发现自己所懂的只是皮毛,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同时,也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不断地支出,令我产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因此希望多做学习,让自己的支出(output)和收入(input)可以达到平衡,也让自己的将来有更广阔的发展,

选择以半工半读的方式报读Advanced Diploma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是因为课程内容有助于我现在的工作。在做决定之前,我也曾寻问过朋友的意见。有些朋友不认同我的选择,因为我已经拥有大学学士学位,本应该去修读硕士课程才合理,偏偏我却降级(downgrade)去修读Advanced Diploma,好像说不过去。可是,我是在考量了我的求学目的、时间、能力、经济状况,以及将来的发展,深思熟虑后而做出的决定。文凭的价值对我而言,不是一个主宰决定的关键原因。

为期18个月的课程,每个星期2-3次的上课天,是一项不简单的挑战,考验的是我的耐力和毅力。希望我可以应付自如,每想到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会特别的珍惜。期待三个月后的开课,期待另一个新生活的开始。也希望将来自己在这条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障碍,都可保留这份最原始的初心,坚持走下去,完成这个课程。

追星

以我现在这个年龄,应该算是过了“追星”的黄金时期。可是我还是献出了我的第一次,并且在两个星期内,还一连两次地踏上追星的行列。新加坡的地小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让追星的活动垂手可得。

第一颗星,是林峰。他是以ALICAFE代言人的身份来宣传产品。原以为以港剧和广东歌为主的他,在新的粉丝应该不多,尤其那天又恰逢新加坡天后孙燕姿的演唱会。结果却大出所料,过千人出席者把地铁站旁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二十位保安人员,还有等候超过十小时只为索得一个签名的粉丝们。我终于见识到明星原来是那么高高在上,他的魅力是如此无法挡。

比原定时间迟到45分钟的林峰出场时,俊俏的外表,优雅的谈吐,稚气的笑容,即时锁住大家的目光。闪光灯不停,只为了扑捉他每一个身影,每个小动作。我一边忙着用相机录影给妹妹观看,一边用心地在观看他。一个活生生的林峰就站在与我距离不到50公尺的舞台上,他是如此真实的一个人,没有古装武侠剧中的大侠或英雄气概,或是冲动鲁莽的年轻小伙子,也不像专业人士的冷酷和自信。跳出电视框框的他,卸下剧中不同角色的他,让我觉得在整个过程都保持着阳光笑容的他其实是个不多话,有点腼腆,亲民得来像个邻家大男孩。

第二组星,是由四颗星:佘诗曼、郭羡妮、陈豪和谢天华组成。他们是来宣传TVB最新的剧集。他们不但与观众一起玩游戏,还表演唱歌和签名,因此节目较多姿多彩。觉得佘诗曼本人与《法政先锋2》的Madam Ma较为相识,自信寡言得来还带有少许的冷傲;而郭羡妮本人真的很漂亮,看起来很年轻亮丽,笑容甜美,还有标准完美的身材比例,不愧为港姐冠军!至于男星方面,谢天华简直就是Laughing哥的化身,说话和表情方面处处有着Laughing哥的影子;陈豪呢,与《溏心风暴1&2》里的角色相差十万八千里,没有土土的装扮,也不太会搞笑。

从小看着港剧长大的我,对那些电视艺人也算得上认识不少了。能够亲眼目睹那些艺人的真面目,是个很不错的体验。因为在没有编剧和导演的安排下的他们展现出来的是另一个面貌。但是也叫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演技真的很出色,可以把那些角色演得栩栩如生,甚至演活了一个又一个的好角色。

追星的过程,看到了很多人的疯狂举动,如尖叫声不断和为博偶像的注意而各出奇招的行为,实在让我大开眼界。相比之下,静静地在一旁观看的我只能归类为“观星”一族。

FCU - For Company Use?

FCU 是我效仿过去的见闻想出来的代号。以前在大学时,流传过一个“FUU”,是 For University Use的缩写, 通常用来暗喻大学生一脚踏两船,意即原在家乡已有了一个男或女朋友,同时在大学又另有一个。当时却不以为意,因为年纪还小,感情经不起考验是正常的事,反正男未婚女未嫁,各有选择。

但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公司,却令我的想法有所改变。最近公司发生一件桃色事件,或者应该说婚外情。故事的男主角来自中国,新婚不到三个月,却与来自马来西亚的女主角发展出一段恋情。他们公然地打情骂俏,还在公司亲热,目击者绘声绘影地把所见所闻流传整个公司。而当事人依然故我,沉浸在两个人的世界中。

想到FCU,是因为男主角的行为,因为他那新婚的妻子也在新加坡工作,并且还住在一起。也就是说,白天有一个for company use,夜晚回家还有一个for home use。而我,也见识过他分别与妻子情人的恩爱情景。每当想起这样的画面,我真得觉到不可思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还有价值观到底是怎样的世界?人心怎么可以如此贪婪,可以一心两用,还能安然自在,毫无愧疚之意?婚姻的承诺也可以如同儿戏。

这样的事件,其实是属于个人的隐私,个人的选择,与我们无关。加以评价或散播,都不是好的做法。因此我选择保持沉默,告诉自己必须公私分明,不可以带有色眼镜看待当事人。

可是,我却无法做到。我的想法,我的价值观会不由自主地驾奴着我的行为,令我对他们无法一视同仁。我无可否认,他俩在工作上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尤其男主角更是公司的Best Performance Worker。可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掩盖他在工作表现上所展现出来的光芒。所以,他的特质失色了,他的形象也大打折扣了。

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最后会演变成一个怎样的结局,无人知晓。我只能希望最后的伤害对于他们三人是浅的。从这个事件中,发现自己还保留着传统的思想。我相信婚姻,并且认同婚姻是神圣的。此外,还发现自己有时也挺固执,原来我无法接受我不认同的价值观。

生命的减法

非洲有一个民族,他们计算岁数的方法很特别,不是1岁、2岁的增加,而是认为一个婴儿出生就获得60岁寿命,每过一年就减少一岁。这种岁数计算法让我想起了一个比喻-生命是一支铅笔,它不是钢笔也不是毛笔,不能加上墨水重复使用,它只能一直磨损、衰减。

生命的加法使我们产生这样的错觉:日子长着呢!于是我们懒惰、懈怠、懦弱,总是原谅自己的浪费;生命的减法让我们惊恐,让我们时刻注意把时间用在最宝贵的地方。

- 摘录于《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生命》

新的居所

我终于实现了不用寄人篱下的的梦想。。。

如今我是住在三房式(三房式等于2个房间加上1个客厅)的组屋(HDB)。这间屋子的租金为新币一千五($1500),实为不便宜。但幸好靠近地铁站,又靠近市集,所以是很方面的。一间房间是住着三个人,以减轻房租的负担。虽然睡房的空间小了,但是活动的空间却变大了。又没有和屋主同住,再加上housemate之间是认识的,所以住起来很自由,也很舒适,是个休息的好地方。偶尔我还会下下厨,煮一些自己爱吃的食物,也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享受。

这间屋子是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寻得,算是很幸运了。找屋子,下定金(deposit),然后知会之前的屋主,到找搬运公司,买用具用品,整个过程都在一个月内完成,虽然特别地忙碌,但是还是很满足。看着自己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在打造自己的居住环境,很有成就感。虽然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小障碍或小瑕疵,但总得来说还算顺利了。

巧遇德哥

我偶尔会去新山探望我的小姨。想不到我竟然在阿姨住的花园巧遇我中学的华文老师,我们都昵称他为“德哥”的黄清德老师。当时我和妹妹以及阿姨正好要去买东西,竟然听到有人喊我们的名字。能够在他乡遇到认识的人,已经是难得了;更何况遇到的是中学老师,而他还正确无误地喊出你的名字,更是惊讶万分,随后还有掩不住的是喜悦。

中学毕业快十年后的今天,还能被执教数十年,早已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喊出名字,是件幸福的事。曾听人说:学生要记住每一位教过他的老师是件容易的事;而老师要记得住他教过的每一个学生是件不容易的事。通常只有两种学生能令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一种是好学生,一种是坏学生。我想,我和妹妹都算属于前者吧!

阔别多年再次见到德哥,虽然双鬓开始斑白,身材相较以往也略微发福了,但风采依旧,精神奕奕,声音依旧洪亮如昔,那爽朗的笑声和丰富生动的脸部表情,启动了回忆的引擎,让我想起了过去老师在教学时与学生的互动情景。在短短的几分钟交谈内,与老师分享了我们的近况,也听了老师的近况。原来老师的妻子,也是我小学的马来文老师-陈玉洁老师的娘家就在我阿姨家附近,他们是趁着学校假期带孩子回娘家小住。此外,还知道老师与科技时代并进,玩起Facebook,与学生保持联系。听着他兴奋地在说他去了谁谁的婚宴,谁谁又去探望他,还有谁谁的近况。。。看着他雀跃万分的表情,不难猜测那一份份师生情在他心中的重量。老师,还是我熟悉中的那位重情重意的老师。。。

我想,若干年后的现在,留在我脑海里的不是老师教了我多少的华文知识和他让我的华文考获优等的成绩,而是当时他以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让我种下对华文的喜爱。还有的是老师在华文学会中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给我们的教导和指引,这些课本以外的收获更是难得,亦是我成长过程最可贵的宝藏。

我坚持相信,一个好的老师,不该是一个只会教授书本上知识的老师,而是还得照顾学生的身心发展。我这么说,或许对老师的要求有些苛刻,作为一个有二十年求学经验且遇过无数老师的学生,留在我脑海的是那些真正关心学生,用心教导学生的老师。而不是那些“混日子”的老师。教师不是一般行业,也不是铁饭碗,而是伟大的事业。尤其一句话形容得很贴切:“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当身边越来越多朋友踏上教师的列车,我真得希望,他们能拥有教育的情操,毕竟求学生涯足已塑造一个人的基本形态。

2009新加坡书展

去了两趟书展,虽然是处于经济低靡的时刻,但是人潮还是络绎不绝。足以见得爱书的人还是那么多。

第一个书展,为2009新加坡书展,原该为海外世界华文书展的,却不知为何改了名称,但是还是有很多海外的书局参展。此外,还有一系列的活动,如讲座,比赛。最可惜的是,我错过了出席吴若权的讲座会。

看着玲琅满目的书本,令人爱不释手,但是价钱不菲,所以还必须小心选购,提醒自己要做个明智的消费者。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游荡和搜索,终于在取与舍之间,做了最后的安排。以新币五十多元买下了九本廉价书,大呼超值,满载而归。这次的收获如下:
·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生命
·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梦想
·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幸福
·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写作
·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感恩生活
·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 梁文福词曲选集
· 完全美妆手册
· 瑜珈

隔天,又到了EXPO出席了大众书局的书展,又在忍不住情况下出手,买两本书,如下:
· 与未来有约
· 工作更快乐

相隔一个周末,我在新山的书局也买下了我不舍的以新币花费的书,还是马币较为划算。
· 目送
· 女生背包游世界2-再苦也要去旅行

我想,该适可而止了,这些收获,足以令我消耗上好几个月,当然这个月的quota也够了吧。

不称职的佛教徒

上载了一篇文章,里头写了我去“拜拜”,引起了一位友人的关心。我想,他还有一份担心吧,担心我会随着环境的转变,而“误入歧途”。。。

其实那篇文章只不过想分享当时生活上的一些见闻和想法,引述一些与自己不一样的生活例子,期盼能藉由他人的故事,重新阅读自己。日渐长大后,我对生活上很多的看法都不再抱有坚定的立场,因为适合你的,你觉得对的,有益处的,未必也适合别人。就像宗教信仰,我从不要求我的家人朋友随着我的步伐,只希望他们会从我的言行身教中,认同我的选择,或是进一步与我走在同一道路上。当然同时,我也必须对他们存有包容,尊重他们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跟随朋友们去拜拜。

我记得以前听师父说过,那些接受供养的神明,也是有他们的功德,才有机会受人供养。因此我们也可以上一支香,以示尊敬。只要当时心中无所求就好。我记着这样的说法。。。因此,才会觉得心安。或许这样的做法真的不对,但是我却不会十分执着。

从前开始学佛,我就觉得自己像个门外汉,虽然心中确定以三宝作为依归,但是我对于佛法的认识,还有在修持方面,都是少得可怜,也没有精进的态度。只是当时身边很多善知识,让我有很多机会闻法,还有佛学营、佛学班、社区活动等,更是我学佛的善缘。

工作以后,身边的善缘逐渐少去,我更变得差劲。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还有在阅读,每个月我都会不忘购买和阅读佛教杂志,还有也会在图书馆时去寻找佛教书籍。只是我已不再像以前一样,持续地参与佛教活动,也没有像昔日的法侣们,继续为佛教奉献。
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不呢?为什么没有积极和精进的心态呢?是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还是自己的定力,初心都不坚定,以致容易随波逐流。我想,两者都有吧!但是升起惭愧心却不足以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化为行动的执行力。结果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得过且过。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还是老样子,只能依旧做个不称职的佛教徒。

Tuesday, May 19, 2009

该争取吗?

我公司的基层员工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当他们的工作合约届满之前,就必须要去和老板娘“谈判”,以争取较高的薪水报酬和福利,然后再续约。这样一个风气,不停地在公司盛传,一个接一个,永远没完没了。我不懂这是否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大麻烦”。

这样的一个方式,这样一个没有标准的制度,只会营造更多的不满,还有怨气十足。通常这样的谈判,赢家会是老板,因为他们若是不满,可以发出最后一张王牌,那就是裁退员工,另请他人。虽然看似没有亏损,但是重新聘请一个新人,再加上培训和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和过程误差的损失,是不容估计的。当然这还不包括新人的个人品行和工作态度。因为这些更不在掌控之内。

在这样的过程中,员工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不管谈判的对象是谁,谈判的内容和结果都会很快传遍整个公司,每个人都会议论纷纷,进而影响人心,产生更多的比较心,制造更多的纷争。

我觉得,业绩和薪酬制度透明度是必需的,也可以用来避免更多的比较心。只要是依据个人业绩给予合理的报酬,才会令人心服口服。或许我的想法有些“天真”,因为老板的“合理”,往往是无法和员工的“合理”相应的。

其实,从这样的事件中,我看到了人为了争取个人的幸福和权力,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和拼搏。也佩服他们有这份争取的勇气。我想,如果少了一份自信,少了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当中也不乏是高估自己的),还有对环境的掌控不足,将会不成事,而且还要接受最坏的结局-收拾包袱回家。

但是站在公司的立场,这个不健康的风气却必须遏止。我不懂公司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还有不厌其烦地“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谈判者。可能我性子较懒,我老是期待有“一劳永逸”和“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我也始终相信,好的员工,是可遇也可求的,“双赢”是最好的结局。

或许没那么容易完美,我只好还是和之前一样,对于那些要去谈判的同事,给予最真诚的祝福,愿他们可以如愿。

20090510

迷茫的时刻

生活上的一连串不如意,很容易会令人迷茫和不知所措,甚至会否定自己,否认自己生命的价值。当找不到出路时,我们都渴望可以拥有一个力量,可以让自己再次站起来,藉着一份能量,再次奋斗下去。每个人选择的方式都不一样。相同的是人在脆弱的时候,只要有一线光明,就是有一丝希望。有的人借由身旁的家人朋友,也有的依赖书籍,或者宗教信仰。而选择逃避,成为鸵鸟的也大有人在。

新加坡有一家香火非常兴旺的庙,每一天的信徒不计其数,不管是外来者,还是本土人,人潮不断。以前老是以为只有上了年纪或无知的妇女会做这码事儿,其实不然,打扮新潮,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美眉也晓得这些习俗,而且还相当虔诚呢!

最近,发现身边一些年龄相仿的女性友人,甚爱做“拜拜”,尤其是在遭遇一些不顺利时,她们会希望,通过“拜拜”和祈福,能够把厄运驱走,换回好运。而我,也跟随他们一块“取经”。哈哈。。。

我随着她们的指导,一步接一步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可是整个过程中,却没有表现得很真诚,还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我想,我这“不合格”的信徒,又怎么会如愿呢?

生活中不愉快,未能尽如意的事比比皆是。在这样迷茫的时刻,我们都需要一些正确的指引。即使安得了心,却没有实际的举动,一切还是停留在不动的状况。外在的安抚,远不及来自心中的能量,一切还是得回归自己,做出行动,那就有变动了。困住的时候,还是选择让自己走出去,透透气,不难发现,窗外依然有蓝天,明天还是值得期盼的。

20090516

我落选了。。。

最终,我还是落选了,没有很意外,因为面试官已叫我做最坏的打算,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失望,还有一点难过。。。

该怎么说起呢?大概一个月前,我报名参加了由新加坡关怀辅导中心所举办的热线义工训练课程,然后在两个星期前也出席了他们的面试。

面试是由两个资深的辅导员负责,整个面试是在一个小房间进行。在那面试的过程,我表现的很坦诚,没有任何的掩饰,叙说着我的一些过去,一些对事物的看法,还有对辅导的认识及想成为辅导员的原因。那个过程,一个赤裸裸的我展现在他们面前,数度地哽咽,却又很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中一个面试官对我说了我给他的印象。她说她觉得我很有“能量”,也做好了行动和心理的准备,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她希望我会获选。但是,她说必须衡量多一个因素,就是我的年龄。因为大多数的申请者都是年过四十,三十多的也不多,我更是唯一一个年龄少于三十的。开始我很抗拒,我表示年龄不该是一个准则。我重申自己的一些观点,以作为一种争取。然后她又说,辅导义工的训练和工作是一项团队,是讲求团队精神(Teamwork),必须考量到其他人。她很用心地在解释给我听,希望我能了解,也希望不会打击我的信心,和令我对辅导失去热忱。她说她会为我争取,因为她觉得需要一些新血,需要注入一些新观点。当她这么说时,我较能接受,也还抱着希望。

最后,如之前所预料的,我还是落选了。。。我再次思考那天面试的情景,想回去自己的表现。我想除了年龄和团队的因素,可能我还有其他不足之处,使到自己落选了。如我的人生历练不算丰富,还有在面试的过程中,老爱急着发表意见,没有耐性,又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以,他们才会觉得我不合适吧!虽然那是个不好的感受,但是我还是调适过来,因为这证明了自己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也代表着他们有很专业的评鉴制度,所以他们的服务是具备品质的保证。

这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我从此不会再踏上辅导这条路。我已经把自己对于辅导的初心写在一个小卡,以作为一个叮咛和鼓励。或许接下来我需要多做一些学习和准备,期待下一次的机会。

20090509

Great Philosophy of Life

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n Emperor who told his horseman that if he could ride on his horse and cover as much land area as he likes, then the Emperor would give him the area of land he has covered. Sure enough, the horseman quickly jumped onto his horse and rode as fast as possible to cover as much land area as he could. He kept on riding and riding, whipping the horse to go as fast as possible. When he was hungry or tired, he did not stop because he wanted to cover as much area as possible. Came to a point when he had covered a substantial area and he was exhausted and was dying. Then he asked himself, "Why did I push myself so hard to cover so much land area? Now I am dying and I only need a very small area to bury myself."

The above story is similar with the journey of our Life. We push very hard everyday to make more money, to gain power and recognition. We neglect our health , time with our family and to appreciate the surrounding beauty and the hobbies we love. One day when we look back, we will realize that we don't really need that much, but then we cannot turn back time for what we have missed.

Life is not about making money, acquiring power or recognition . Life is definitely not about work! Work is only necessary to keep us living so as to enjoy the beauty and pleasures of life. Life is a balance of Work and Play, Family and Personal time. You have to decide how you want to balance your Life. Define your priorities, realize what you are able to compromise but always let some of your decisions be based on your instincts. Happiness is the meaning and the purpose of Life, the whole aim of human existence. So, take it easy, do what you want to do and appreciate nature. Life is fragile, Life is short. Do not take Life for granted. Live a balanced lifestyle and enjoy Life!

Watch your thoughts ;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they become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

Wednesday, April 29, 2009

下一个天亮

歌手: – 郭静

用起伏的背影 挡住哭泣的心
有些故事 不必说给 每个人听
许多眼睛 看得太浅太近
错过我没被看见 那个自己

用简单的言语 解开超载的心
有些情绪 是该说给 懂的人听
你的热泪 比我激动怜惜
我发誓要更努力 更有勇气

等下一个天亮 去上次牵手赏花那里散步好吗
有些积雪会自己融化 你的肩膀是我豁达的天堂
等下一个天亮 把偷拍我看海的照片送我好吗
我喜欢我飞舞的头发 和飘着雨还是眺望的眼光


时间可以磨去我的棱角 有些坚持却永远磨不掉
请容许我 小小的骄傲 因为有你这样的依靠


Lin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mPDHKso68M&NR=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A8AGqSkU8k


这是2009年新加坡《校园Super Star》冠军在决赛选唱的歌,听时觉得很感动,也觉得很有力量,尤其那句“时间可以磨去我的棱角 有些坚持却永远磨不掉 请容许我 小小的骄傲。。。”还有我想,能遇见一个“懂的人”,的确是件幸福的事。。

在Youtube 上看了原唱人郭静的版本,也看了林宥嘉的现场即兴的演唱,较喜欢后者的版本。。。

属于 + 崇拜

属于

我坚持的都值得坚持吗
我所相信的就是真的吗
如果我赶追求我就敢拥有吗
而如果都算了不要呢
或许吧或许我永远都不会遇见他
或许吧或许我太天真了吧

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 我决定我的决定
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 我迷信我的迷信
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 我们要各自忘记
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 我们再一起努力

属于风的那就去飞翔吧
属于海洋的那就汹涌吧
属于我们的爱该来的就来吧
为什么不敢呢不要呢?
是他吧命中早就注定了的那个他
是他吧他原来就在这里啊

Link:http://www.youtube.com/watch?v=Me_rGuMXLb8&feature=related


崇拜

你的姿态 你的青睐 我存在在你的存在
你以为爱 就是被爱 你挥霍了我的崇拜

我活了 我爱了 我都不管了
心爱到疯了 恨到算了就好了
可能的 可以的 真的可惜了
幸福好不容易 怎么你却不敢了呢
我还以为我们能 不同於别人
我还以为不可能的 不会不可能

风中有凤 海豚有海 我存在在我的存在
所以明白 所以离开 所以不再为爱而爱自己存在在你之外


Link:http://www.youtube.com/watch?v=9j93UbTlrKk&feature=related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梁静茹的歌,以上两首是最近特别喜爱的。 喜欢歌词的编写的方式,同一个词,是动词,也是名词,却又可以很顺口。还有歌词的意思,令人很感动。最近发现这两首歌,原来是出自同一位写词人 - 陈没。不但如此,还发现梁静茹的很多歌曲的词,是出自于这个人。

My Way

歌手:- 张敬轩
一直在酝酿 一直在盼望
爸爸和妈妈 唯一的理想
二月第一天 一九八一年
我第一次对他们眨了眨眼
等待快点过去多少个明天
希望这个宝贝快快长大一点一点
身体要健康所有的事情都如所愿
Baby长大以后就是小轩
I will find my way
I want a different way
after the wind and rain
the'll lbe a brand new day
小时候受伤有人心疼失落有人安慰
现在遇到困难我自己就要学会面对
I will find my way
I want a different way
nothing will stop me now
no matter what they say
困难要用我的坚强和努力勇敢面对
现在用心去追 感觉就对
I"ll find my way
一直就这样 找我的方向
不理会别人 奇怪的眼光
直到有一天 我忽然发现
梦想已经在实现
等待快点过去多少个明天
看着自己已经快快长大一点一点
我的生活应该让我自己学会掌握
相信自己 不怕风雨再多

这首歌,好几年前被用来作为我家乡一个生活营的主题曲,至今我仍念念不忘,尤其是副歌部分,更常常鼓励着我,要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要勇敢走好自己的路。。。

拭目以待 - 电视剧《未来不是梦》主题曲

曲/唱:林倛玉 詞:小寒

第一次的過失 才發現 心中有把真理的尺
勇氣它原來這裡開始 
每一次的得失 決定著 我明天是什麼樣子
塞滿理想的城市 淚水變成了奢侈
微笑是對自己的懂事

我願意 拭目以待 去等待 每份色彩
拭目以待 我打造什麼未來
時間是個郵差 按時遞送題材
我的夢我主宰 你最明白

每一次的錯失 會發現 緊握空拳頭的手指
緊握的是跳躍 的堅持 
偶而會有迷失 決定著 人的幸福最後地址
成長沒有方程式 跟隨真心的聖旨
你是我 最值得的固執

拭目以待 去期待 每份精彩
拭目以待 那是怎樣的未來
我用雙手撐開 天空 每片的陰霾
我的夢我主宰 風雨不改

Link:http://www.youtube.com/watch?v=y9ZLsJ_VZac&feature=related

20090215

昔日的社区同伴,如今的心灵同伴

感谢科技的发达与方便,即使身在国外,我还可以与昔日的朋友们维持不断的联系。同时拜shequ ning 和部落格所赐,令我与社区18的同伴再次联系起来。

社区18的结束,并不意味我们关系的结束,而只不过把彼此的关系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昔日的社区同伴,成为如今的心灵同伴。

可能有佛法作为这份友情的基础,所以我们更懂得珍惜彼此。虽然各自的生活不一样,虽然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寻梦和飞翔,但是,我们都不忘,彼此的生命中,有着这群最单纯的同伴,没有妒忌和猜测,没有为争名夺利的险恶,有的只是互相鼓励和支持,为对方的成就而高兴,还有在对方迷失和失落时的雪中送炭。

其实我真得很感恩,自己还能拥有这群朋友,从开始我们都不是一起生活的同伴,因为社区,才让我们靠在一起;如今的距离更为遥远,但却在心灵上感觉很靠近。我喜欢知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尤其那些在很积极在为佛教付出,很精进地在学佛的他们,我真得很佩服,也自愧不如!还有那些很勇敢在追寻梦想的,很积极生活的,都叫我要向他们看齐和学习。我曾把社区学员譬喻为我的一面镜子,让我更看清楚自己。如今时隔几年了,依然没有改变。

最近游览SheQu Ning 和他们的部落格已成了一种习惯。彼此间的联系也主要以文字作为交流方式。不管电脑荧幕上传来的是嘘寒问暖,还是“尖酸刻薄”的揶揄,都常常让我感到很窝心,还有不由自主地打从心底笑出来。

这样的朋友,何处找?即使没有常常联络和见面,我也依然会想念。突然很想给他们一个拥抱,很想再次围在一起,手叠着手,一起大喊社区的口号:“肯定自己,大体为重,互助互爱,共同迈进”


20090422

Tuesday, April 28, 2009

同是寻梦的人

每逢周末,在新加坡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个特别的景点,那就是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外劳聚集在地铁站或公园附近的空地。其实不确定他们来自什么国家,皮肤黝黑的他们,可能来自印度,孟加拉,缅甸等。。。他们会买些酒和零食,然后席地而坐,“野餐”起来,度过不用工作的周末。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觉得有点恐怖,有些不屑,有点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都是从事那些危险和肮脏的工作,还有身上老是散发出一股异味,掺杂着汗臭味和酒气。因此我常常选择避而远之,还嫌弃地投以异样眼光,对他们提着戒心,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会是惹是生非的一群。

前阵子,从报章上看到了一篇有关外劳报道,标题为:“Home Away From Home”,看了以后,不禁惭愧起来,尤其当中有一位外劳说:“When your hand or mine gets cut, blood comes out, same colour, right? (当你的手或我的手受伤时,流出来的血是一样的颜色,对吗?)”, 因为肤色的不一样,就让自己产生莫名的优越感吗?因为从事工作性质不一样,就可以觉得自己高级一点吗?

他们都是离乡背井,千里迢迢地来到新加坡打拼,和我们一样,为的是更美好的将来,更安稳的生活。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忍受更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还要接受文化习俗上的差异,还有一些人异样的目光。

想起了2007年的新加坡国庆主题:“City of Possibilities(机遇之都)”,我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那一年我刚到新加坡工作,那句话仿佛为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满怀希望与斗志。很多人都这么说,不管你是什么人,来自哪里,只要你可努力,只要你有才干,就可在这有所作为。所以机会是平等的,给予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个拥有四分之一外国人的国家,我常常有机会看到不同的肤色,听到不同的语言。我想,尊重和包容是很重要的,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是为了寻梦而来。在这个前提下,不管是来从事日晒雨淋的工作,或躲在冷气房中工作的;不管是提供劳力,还是脑力,其实都没有什么分别,我们都是凭自己的能力来换取我们想要的酬劳,如是而已。


20090422

Very Expensive Mistake (非常昂贵的过失)

工作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过失是有“价格”的,那些亏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

最近,我的公司,因为一位同事的无心之失,造成严重的损失。而我的老板就说这是“Very Expensive Mistake (非常昂贵的过失)”。

事件的源头只不过很平常,就是我的那位同事忘了传真一份重要的文件。可是问题就出在那是原料的订购单。结果原料不能如期从外国船运进来。因此,公司必须付上好多倍的价钱,以空运的方式来运货。也因为这个难题,公司还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措施,结果最后演变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不但接获顾客的投诉,还有生产部被逼停工,超过十位的工人被逼拿无薪假期。产品无法如期送货,再加上品质方面的问题,使顾客对我们失去信心,还扬言要另找一个供应商。。。

我相信,在商场上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版有能力克服这个难关,只是结果还是会元气大伤。这事件教我学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别小看那小小的过失,因为它可以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损失,甚至殃及池鱼,连累很多无辜的人必须承担这份后果。过失原来是不分大小,而是要看后果轻重,或昂贵和便宜。有时我们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犯下无心之失,会认为那是无伤大雅,可以亡羊补牢的。但是在这次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那份吃力的沉重,还有无助与无奈。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或许经历此事后,大家工作会更加小心。当然我不希望自己会得到类似的学习机会,希望自己可以在别人的过失中,得到可贵的教训,也警惕自己,今后千万要小心行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20090422

Sunday, April 5, 2009

寄人篱下的苦水

我的包租婆又在念我了。。。又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她说:“你在房间里把椅子拉来拉去,椅脚和地板摩擦的声音连我在客厅都可以听见,这样是不行的,楼下的住户会投诉。”其实因为房间的空间有限,当我需要走动时,不得不移开椅子。只是我不明白,新加坡建筑物的隔音系统真得那么差劲吗?

她说:“冰箱门不可以开太久,冰箱会坏。”其实我只不过开冰箱在选水果吃,都没有超过一分钟。

天啊!我快受不了了。我还得对她笑一笑说:“Aunty,我懂了,下次不会了”。多么虚伪的回应,其实心中已经在大骂一顿了。

相信在新租房间,又和屋主同住的人,都会相信“天下屋主一般黑”,我以为只要我随和一些,不斤斤计较,维持良好的关系,就可以了。可是原来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之间,是有金钱的瓜葛,利益的关系。所以不管我做得多好,替她省水省电,轻盈地走动、开门关门,不夜归,每个周末都收拾打扫房间。她还是可以在鸡蛋里挑骨头,嫌我这样,嫌我那样,嫌我的东西很多,嫌我用很多电器,其实我只不过用电脑和熨斗而已。她以为这是“黄金房”,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可以大赚特赚。在我住不到两年的时间,房间的租金已涨了将近一倍,从新币三百五元到现在六百元。而我,只好从一人一房,变成与人搭房。

与人搭房的好处是,包租婆会盯着另一个租客,分散注意力,还会比较,那时我就变得较讨好了,也会过得比较“宁静”。她就会向我示好,还和我抱怨,另一个小姐天天洗澡洗衣超过一个小时,霸占着厕所,又或者半夜迟迟不睡觉,动作很大,时常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可是现在那小姐搬走了,又轮到我被盯着了。她甚至还把那小姐的过失,如肮脏而迎来蟑螂这笔帐算在我头上,真是气死我也!

现在经济不好,那半间房很难出租,再加上她家增添了一个小宝宝,更是难上加难。可怜只剩下我一人,她又在用“放大镜”,去扑捉我的每一个过失。我真得很泄气,想过“报仇”,如挥霍电源和自来水。可是我还是做不出来,因为我会“良心发现“,觉得没必要做无谓的浪费。

可是,这样的苦日子还要过多久?我真得很想搬走,住在没有屋主的房子。但看看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唉~算了吧!发发牢骚就好了,因为不用付钱。还是忍一忍吧,大吐苦水后,还是回到现实,继续住在这儿,继续生活。


20090405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Life is fragile, yet most people avoid thinking and talking about death. But a new study shows that people in Singapore are now willing to break that great silence. A new Lien Foundation survey, released yesterday (3 April 2009), shows that more Singaporeans are now comfortable talking about death and dying.

The first large-scale survey on death and attitude to dying here polled 800 people aged between 25 and 59. The street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October last year and this January.

Key findings
- About 60% polled say they are comfortable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death. Roughly the same proportions also say they are uncomfortable discussing death with the terminally ill.


- Younger people are more comfortable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death than older people (40-59 years). The latter are more comfortable talking to terminally ill.


- The more educated a person is, the more comfortable he is talking about death.

- Major ethnic groups (Chinese, Malays, Indians) are less comfortable talking death than minority races like Caucasians.

- Free-thinkers have the same comfort levels talking about death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a religion.

- Single are more comfortable with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death, while the windowed are least comfortable.

- About 6% say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dying well, or that it is not important, or have no idea what it means.

Top three wishes about dying
- 72% to be free from pain
- 71% to be surrounded by people I love
- 68% to be conscious and able to communicate

Top three fears about dying
1. being a burden to family and friends
2. medical costs
3. pain

Priorities and regrets
What is your top priority in life?
- 70% - family
Top regret at death
- Not spending enough time with loved ones.

Pre-death arrangements
- 25% told someone about preference for burial, cremation or having ashes scattered in the sea.
- 20% drawn up a will.
- 15% made arrangement for funeral.

On hospice care for the terminally ill
Do you know that hospices provide a place of care?
- 80% yes.

Do you know that hospices provide day care and home care?
- 50% yes

How do you describe the level of care for the terminally ill in Singapore?
- 45% do not know enough
- 30% good or very good
- 20% average or poor

Are you open to the idea of being in a hospice?
- 80% no, unsure or only as a last resort.
Top reason: Do not want to waste the final moments of my life in a hospice
- 20% yes.
Top reason: To receive adequate care

What does dying well mean to you?
Physical – painless death
· Dying quickly
· Dying in my sleep
· Dying at an old age/naturally


Psychological
· No regrets
· Dying happily
· Dying peacefully/without worry

Fulfillment
· Knowing all affairs are settled
· Having led a meaningful/fulfilling life
· To have accomplished my dreams/wishes/desires/goals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only six months to live?
1. Spend time with loved ones.
2. Travel
3. Live life to the fullest
4. Enjoy
5. Stop working
6. Indulge in material/physical pleasures-food, drink, clubbing or sex
7. Live life as usual
8. Be spiritual, pray, become a monk, read the bible
9. Stay at home
10. Spend all money/Give back to society-donate to charity, do volunteer work

华文报道
http://www.zaobao.com/sp/sp090404_509.shtml
http://www.zaobao.com/sp/sp090404_510.shtml


以上的报告,是刊登在周六的The Straits Times。我想与更多的朋友分享这份报道,也觉得我们必须依照上面的问卷,至少让自己的心中留下一份答案。因此特地抄写在我的部落格。

20090404

我长大成人了

从中六开始离家升学,到现在工作,屈指一数,原来我已离开家里很多年了,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后,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只有匆匆忙忙的几天假期。开始工作赚钱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可以给家用时,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是“大人”了,渐渐地与父母对换角色。。。

以前是父母带着我走,认识这个世界;现在轮到我牵着他们,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长大成年后,我觉得,需要重新认识和适应这个时候的父母。这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学习,因为它有别于青少年时期或求学时期的那套方式,那个角色。

其实我能做的也不多,我没有能力担当整个家,让他们不用工作,只是在家享福;我也没有能力给予他们很好的物资享受,如房子、车子、旅游配套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回家,还有每个周末的一通电话,牵引着分隔两地的我们。电话中的嘘寒问暖,只不过是用来弥补我不能守在父母身旁的遗憾。也因为这样,我更加珍惜每一个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总是尽量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因为我不想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来后悔。

当多了一份用心时,就可以察觉他们的平凡,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其实是个很好的福报,因为多了一份了解,就更懂得与他们相处和沟通。也因为如此,就多了一份包容。当自己的羽翼丰满,力量变得强大时,对生活有一套方式,对事物有一套准则和看法时,我常提醒自己,不可以强制他们必须跟随我们,而是让他们慢慢进入和参与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与我们一起成长,不可以丢下他们不管。我告诉自己要放下身段,用他们的语言,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当他们赶不上时,我们必须停下来,调整自己的步伐。

此外,也要让自己投入他们的世界,可能他们的话题只是围绕在一些生活的琐事,亲朋远里的一些八卦等,不要清高地说自己不是是非精,也不用去批评任何人,任何事。因为这就些是他们的生活圈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谁是谁非更本不重要,“倾听”比“发表”更为合适,“情”比“理”更来得体贴。当分享他们的生活时,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那些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他们经历岁月洗礼换回来的人生经验,是无价的。

受教育不高,留在家乡生活的双亲,只要我们稍不留意,就会与我们的世界越离越远。当我们在追寻自己的梦想,在大展拳脚时,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要知道,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时今日的我。是他们,让我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是他们,让我受到了高等教育;是他们,给了我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空间;是他们,成就了我的一切切。。。

还有,当我受伤了,累了的时候,我不会忘记,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门永远为我而开。虽然我已成了“大人”,但是我相信,我仍然还是父母心中的“小孩”。


20090404

职场上的悲欢离合

工作不到两年的日子里,却经历了很多同事的离职。当中欢喜的莫过于有人另谋高就,获得更好的发展,或是可以享福,不用再工作了。这样的离去,是备受祝福的,也是令人羡慕和值得欢庆的。但是最难过的是看到那些带着不满和怨气离开的,不管是被“炒鱿鱼”的,还是自己离职的。他们当中,有者是不满公司的福利待遇,有者忍受不了老板的行事作风,有者却是厌倦了这个工作内容和环境。

常听说,政治人物“下台要有智慧”,其实离职也要有智慧。看到很多人离开时都还充满抱怨,和忿忿不平。有时想想,这又何必呢?再多的是非对错,恩怨情仇,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既然选择离去,就应该放下,也放过彼此吧!凡事留一条后路,所谓:“山水有相逢,日后好相见”。或许从此不再有任何瓜葛,但是也该念在曾经的共事,过去的一些美好,而留下好的“收尾”吧!

虽然他们离去的原因不一样,但是我还是给予同样的祝福,也有一丝丝的不舍。虽然缺了的位置,很快就有人填补,但是之前培养起来的工作默契和朝夕相对的感情,却令人感概。同事之间,其实谈不上非常深厚的感情,只是当一些习惯变成落空了,会有些不适应,会感到一些“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落寞。或许因为自己还在,而他却离开了。这样的离别,不像以前毕业时的分离,每一个人因为各分东西,所以不舍的感觉特别强烈。相较之下,这份离愁是浅浅的、淡淡的。。。可能情绪得以收敛了,含蓄了,也可能比较能接受“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现实了。

我常在想,将来轮到我说“拜拜”时,不知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我相信我无法做到那种“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我希望,可以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离别,那就太完美了!


20090325

Sunday, March 22, 2009

你是我见过最没信心的No 1,没信心的No 1 终究还是No1!

以上这句话,是出自新加坡连续剧《一切完美2》的对白,其实我并没有看那部连续剧,但这句话却让我联想到前些日子的体育报道。

我国的世界第一羽球高手李宗伟终于打败了林丹,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了。瑞典公开赛的胜利,是否意味他克服了“恐丹症”呢?我不敢确定,我只能期待接下来的比赛。我想,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吧!

以李宗伟的年龄,他还有几年的运动员生涯。反正马来西亚运动员生涯向来都比中国运动员来得长。从我开始留意羽坛的消息时,那些屈指可数的羽球健将,如早期的拉锡兄弟,王友福,黄综翰,罗斯林兄弟,还有现在的李宗伟,都是可以占据我国羽坛一段很长的时间。当然,在众多高手中,李宗伟的成绩单就漂亮多了。

我真切地希望,他可以继续笑傲羽坛,再创下一个又一个高峰。做为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羽球高手,他的技术能力已不容置疑的了。高手过招时,心理素质往往是重要的关键。我总觉得,他是那种深藏不露、长得不像高手的高手,但是低调行事的高手,是好还是坏?外表或许不重要,但还是会散发威胁力,也具备杀伤力。。。他,是否少了这样的慑人气势?可以一开场,就给对手一个“下马威”?

反观林丹,虽然被称为“羽坛的坏小孩”,但是随着年龄渐长,经验的累积,他的那份自信,那种霸气,还有意气风发的模样,再配上凌厉的球技,更处处展现王者风范,成为让人可敬又可怕的对手。

其实这样的比较,是出自于一份担忧,不是一种否定。我只是希望,马来西亚可以真正具备世界级的实力,站在世界的舞台,与别人分一杯羹。李宗伟不管以怎样的姿态,或怎样的形象出击,他都是背负着全国人民的希望,来证明“马来西亚能”不是一个口号。


20090321

BMW-我的交通工具

在新加坡,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是以BMW为交通工具。那不是高贵的豪华轿车,而是每个阶层人士都有能力拥有的交通工具 - Bus、MRT、Walk。哈哈。。。,

当身边越来越多人都升级为拥车一族时,而我只是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心中免不了升起比较心,还有那酸溜溜的葡萄心态。我不禁省思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对物资的要求和心态。对于交通工具,我到底是“想要”,还是“需要”?当答案是属于后者时,而我还能以另一个方式拥有时,我就开始有些释怀了。而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我会渐渐把原本已不怎样的开车技术给遗忘了。。。

身为无车一族的我,或许有些阿Q精神,有句话这么说:“我只看见我有的,不看我没有的”,当想法转一转时,我发觉自己还蛮喜欢这个交通工具的。

一来省钱,我一个月的交通费大概是新币五十元,主要是我上班时有公司巴士负责载送,所以交通费来自周末的出门。还有,我可以免去了供车和打油的负担,这正符合了我的消费口味。

二来我可以多了些时间。当我累时,我会选择闭目养神,有时甚至会睡着而忘了下车;当我有精神时,我会阅读随身携带的书、杂志或报章,让自己投入在文字的世界中。有时还可以欣赏其他人的百态,年长的、年幼的;学生、工作人士;本地人、外国人,形形色色都有。从他们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都是令人感到趣味万分。我喜欢如此观察别人,静态的如休息,听歌、阅读、玩电玩;动态的如高谈阔论,还有情侣间的亲热。当然还有像我这样,四处张望的。。。

还有步行当运动,正好可以用来弥补我缺少的运动量。通常只要距离是在半小时之内步行可到达的,我都会选择步行。是一种习惯了。有时匆匆赶路,有时写意地在欣赏一路上的风景和路人。或者利用这段路程,在自我对话,又或在计划着接下来的事情。

在这个城市,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使用BMW,可能原因都不一样。不过,何必去比较呢?只要是依据自己的因缘条件,过自己能够过的生活。其实已很不错了。


20090316

我的心灵加油站

汽车需要加油才能行使,人需要加油,才会有力量。朋友常说,我是个有正面想法、又积极生活的人。其实这些都是靠后天努力累积起来的。我的力量,源自于阅读这个习惯,阅读,为我的生命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毕业后的阅读,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别人,而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和需求。书本对我,就像添加在汽车的汽油,让我有能量继续前进。图书馆和书店,自然而然就成了我的加油站。

我喜欢新加坡的一个理由,是这儿到处都有图书馆(这个原因有些欠揍!嘻嘻!)。成为新的永久居民的其中一个好处是,可以成为图书馆会员,免费享有借书权。或许这是个微不足道的好处,但对我而言,却是个大大的福利。

不管心情怎样,每隔两个星期,我都会去“逛”图书馆,寻找书本的过程像是在寻宝,主要是依据当时的需求,工作上,生活上、心灵上所缺乏的营养,我就会从书本上汲取。这样的过程是惊喜连连。当找到心头爱时,是雀跃万分,就像遇到了一个知音。然后会抱着满满的收获和满足回家。当然有时会发现“货不对版”,我就会让自己尝试喜欢,但真的不行时,我就毫不留情地搁在一旁,反正选择多的是。有时遇到“真爱”时,我就会想办法拥有,而书店就是我的另一个去处。

图书馆和书店,这两个我时常逗留的地方,分别只是在于一个是免费,一个需要付钱。会赚钱后我自认最豪气的消费,就是每个月至少花马币百元左右在购买书籍和杂志,为什么是马币呢?因为精打细算的我会不惜跑到新山的书店,然后依据自己的“书单”,慢慢进货。有时我会在书店寻找目标,当不知如何取舍时,我就暂时忍住不出手,过后再去图书馆确实目标。一本书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但若可以一读再读,又或是可和别人共享,那么,我就会觉得超值了。

如此的来回和穿梭图书馆和书店,不亦乐乎。在取舍之间,不停思考和拿捏。有过满足,也有过失望和泄气。我想,我还是会继续。因为有太多不一样口味的选择了,也因为我还需有很多学习和进步的空间。


20000308

工作更快乐


好书分享:
书名:达赖喇嘛的人生智慧3 – 工作更快乐
作者:达赖喇嘛、霍华德卡特勒博士
译者:朱衣
出版社:时报出版

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而工作上的遭遇也直接影响了我的生活,左右了我的情绪。在职场的生涯中,我犹如一个幼稚园生,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新奇又有吸引力的,但是我的青涩和幼嫩,令我好彷徨,只好不停地在探索,有时会碰壁,有时却似懂非懂。。。

事业刚起步的我,心中有很多很多的问号,找不到答案。离开熟悉的校园,我需要一些指引,一个明确的方向,好让自己可以在职场生存下去之余,又不至于随波逐流,迷失自我。

在翻阅这本书时,心中是满足的,因为解答了一些疑惑,让自己那颗散乱的心变得坚定,也让自己的信念变得更坚固。因此我想分享这本书,因为我知道身边的朋友,也有和我一样的困扰和迷惑。

工作的满意度,与个人的终生幸福感息息相关。在此书中,永恒的心灵导师达赖喇嘛与心理学家卡特勒博士,以东西方的心灵对话引领我们探索工作对于生命的意义与影响,并学习善用心灵力量,在忙碌复杂的现代职场中重建内在的平静与满足,获得恒久的快乐与充实。

书中所谈的包括:

- 如何因应工作过量和不平待遇,转化工作中的不满?

- 如何维系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化解冲突与对立?
- 如何培养追求财富的健康态度,而不要被金钱所奴役?
- 如何在工作的无聊与挑战之间取得平衡,获得最大的成长与满足?
- 如何设定更崇高的目标,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 如何增进自我了解、确认自我能力,找到适才适性的工作?
- 如何面对失业挑战,在工作角色之外拓展更广阔的自我认同?
- 如何选择工作,才能让自己获得快乐,也对他人有所助益?


20090321

Sunday, March 8, 2009

没有那些坏人,怎么会有你这些好人?

刚踏入职场,个性不够圆滑的我,常因为受不了一些人的工作态度,而忿忿不平、大吐苦水。一位在职场上打滚多年的同事,用了这句简单的话语,来揶揄和挖苦我。。。

可是这话背后是充满智慧的。这个世界本是如此,有所谓的好人,也有所谓的坏人;有君子,也有小人。当我选择让自己成为好人,我就要学会如何面对与我不一样的人。而如何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要看个人的修养和造化了。

可是最近,我发觉自己做得不好,站不稳立场。我不喜欢搬弄是非,不喜欢开骂战,争锋相对,也不喜欢得过且过、混水摸鱼。我以为我可以做到,但是,不知不觉我也陷入其中,变成一个个面目可憎的人。因为我也开始以同样的态度作为自我保护的方式。当我变得如此时,当我在开始提防和算计别人时,我发觉自己一点都不快乐,我就要失去一些基本的人性价值。我发觉连自己也不认同和喜欢自己时,这样的感觉太恐怖了,这样的代价也太大了。

达赖喇嘛说:“我们可以把和很难相处的同事发生冲突的状况,当成是锻炼美好人性品德的机会,利用这种挑战性的情境来进行心灵的锻炼,训练自己的心智,培养出慈悲、耐心、包容和宽恕等心灵价值。”(摘录于《达赖喇嘛的人生智慧3-工作更快乐》)

原来我的慈悲、耐心、包容和宽恕等心灵价值是经不起考验的,只是建立在风平浪静的时刻,当遇到风吹雨打时,就被打得摇摆不定,东倒西歪。我迷失了,开始质疑自己。。。到底在职场的打滚和磨炼,是用来磨去身上的棱角,还是流失一些美好单纯的价值?而我,是好人?是坏人?还是边缘人?


20090304

有怎样的经营者,就有怎样的员工- 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的99则经营智慧

从杂志中看到以上的话,想到了公司的老板和同事。。。
我的工作之一是要处理顾客投诉,和解决产品的品质问题。在那个过程中,特别能感受到公司的“文化”。

每当问题发生时,要解决,就必须思考问题的根源,以及所有导致问题的可能性,然后才对症下药。而很多时候,大家都不是以解决问题为本,而是推卸责任,或互相指责,总之,就是要有人背黑锅,就算了事了。

老板就会指责管理层,而管理层就会指责基层员工,一层一层压下去。最后矛头就会指向那最无决定权,只是听从吩咐的员工。下属的过错,上司其实也是有责任的。

在这样的过程中,人性的丑陋展现无遗,很难从中找到一些基本的美德,如:负责任,和勇于认错。多数人为了自保,都选择攻击他人。此外,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对事不对人”的胸襟,当无法客观下定论,那结果的可信度和可行度是备受质疑的。

我曾经因为疏忽,而在品检的工作中犯了错误。而当时牵涉的还有其他员工。我选择了不逃避,承认错误,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错误的影响减低。反而最后并没有获得老板太多的指责。这个举列不是要证明自己的道德和修养,而是要警惕自己,以此事作为一个借镜。我知道即使工作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我,都免不了还会犯错,我希望自己依然还可以拥有这份认错的勇气,还有那份光明磊落和坦荡荡的志气。


20090302

我思,故我写




好书分享
书名:《戴晨志教你赢在华文》
作者:戴晨志
出版者:时报出版


开始写部落格后,对自己的文章多了一些要求。因此常会感觉词穷,又或者词不达意;有时还会觉得内容空洞,不知所云。于是,在书店看到一本书-《戴晨志教你赢在华文》,就毫不犹豫地买下。。。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
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们不是在斤斤计较“要写什么”,而是要透过“写了什么”,来让自己和别人体验出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在写作时,文字内容是不是优美,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要透过双眼的观察、大脑的思考,藉由文字的书写,把心中的感动、疑惑、惊奇或震撼。。。表达得更清明、透彻。

看完了后,发现很受用,不但肯定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兴趣和信心,也对写作的技巧多了些认识。我想,接下来需要的是多提笔练习。在这学习的过程,是愉快的。虽然我的中文只有中五的程度,但是我庆幸自己曾经遇到了很好的华文老师,为我的华文奠下了一个稳定的基础,也让我喜爱华文,喜爱汉字。所以,我还有能力去学习,去感受更多。

此外,作者还提到:要写好作文,就要好好生活,懂得生活,那么个人的人生智慧、人生态度和人生修养,才能透过文字显露出来。所以,要“用心审视自己所走过的路”,也“省思别人带给我们生命的感动”,再用一颗欢喜、雀跃的心,让那些感动跃然纸上,也让我们在纸与笔之间,找到自己的生命之歌。

我认同这样的说法,因为文字反映了个人的思维。透过文字,我发觉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每次当我的思绪混乱时,我都习惯用文字来整理自己的想法。所以这样的习惯,让我的生命多了一些记录-日记簿、小笔记、小纸张,还有我的部落格。我相信,当将来我老去,记忆力衰退时,当我重温我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生,我会很感恩,因为我可以透过这些文字,知道自己曾经努力地生活着。我不是伟人,没有写回忆录的价值,但是我相信,平凡如路人甲乙丙丁的我,确实实实在在地生活在这世上,也曾为身边的人发出过一点点的光和热。


20090302

Sunday, March 1, 2009

瑜珈 - 我的另一个尝试


想不到,我竟然可以完成那八堂瑜珈课,而且还决定继续学习。。。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运动爱好者,但我只偏好球类运动,因为我觉得当中有很多乐趣,很有满足感。我享受着汗流浃背,奔驰球场的感觉,享受着面临对手,面对竞赛的挑战,更享受胜利的喜悦。。。

来新工作以后,身边少了运动的同伴,我只能偶尔一个人去跑步,去健身房或者和朋友去踏脚车。天啊,运动量不但减少了,乐趣少了,我也变得意兴阑珊,提不起劲了。。。

在一位朋友的游说下,我选择了另一个尝试 - 瑜珈。刚开始,我只是抱着玩玩的态度,因为我不认为自己会喜欢这类“静态型”的运动,一来我的性子很急躁,没有耐性,也缺乏恒心,二来我不喜欢单调又枯燥乏味的运动。

后来我逐渐地改观。。。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瑜珈讲求的是柔软度和平衡度。而在学习瑜珈的过程中,我发觉自己不但身子硬绷绷的,而且连自身的身段也无法柔乱。因为时常可以感觉到自己的骄傲和好胜在影响学习。于是我告诉自己,既然踏出了第一步,就要走下去, 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吧!

每一堂瑜珈课开始时,我们都必须静坐,让自己沉淀下来,放松心情,这样接下来才能专注和投入瑜珈的学习中。而在这时刻,我都会要求自己不要想工作,暂时放下工作的担子,和在工作环境中制造出来的“垃圾心情”(我是在周日下班后学习瑜珈课),所以课后总会有一种轻松和舒适的感觉。

我喜欢瑜珈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番话:你来学习瑜珈并不是和别人竞争,而是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障碍,然后慢慢地克服,不用操之过急,必须一步一步来。

虽然我的平衡度还不够,还会东倒西歪;虽然很多动作我还是做不到,或是无法做的很理想,甚至无法维持十秒。但是,每一次的每一个小进步,都带给我小小的满足,小小的快乐,还有大大的鼓励。

学习瑜珈后,让我知道,不要局限自己的生活,以前不喜欢的,并不代表现在不会喜欢。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一样的遭遇,不要老是只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放开自己,原来会有预想不到的收获。





20090226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天冷就回来

第一次听到“天冷就回来”,是在一个由OM MUSIC WORKSHOP举办的音乐联线(Music Connection)的活动上, 当时由六个青少年演绎这首歌曲,轻柔,干净的声音,伴随着简单的吉他声,轻易打动了人心,感动了我。。。我在想,怎么有一首好听的歌?原来是新加坡著名的音乐人-梁文福的作品。当时的我,不以为意,因为对于他的年代,我感觉有些陌生和朦胧。。。

第二次看到“天冷就回来”,是在练习瑜伽的Community Centre 看到一个小册子,是用来宣传“天冷就回来”华语音乐剧。看着小册子上的一些文字,我心动了,决定赴这一场盛会。。。

《天冷就回来》,音乐的盛宴,动人的诗篇---2009年最能打动您内心深处的一出好戏!

《天冷就回来》在制作水平,演员表现和票房方面,都可以说是近年来华语剧最成功的一次。 ----联合早报

《天冷就回来》的整体制作水平和演员表现,都是出色的,是今年来叫好叫座的本地剧演。 ---新明日报

朋友问我,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文艺和充满艺术细胞?我一笑置之,不想解释。其实心里是充满期待的。因为我希望我的生活有很多不一样的尝试和体会。音乐舞台剧,是我的另一个第一次。

后记:详细资料,可参阅http://www.ttp.org.s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rNQcvczD3A

20090215

未来不是梦

我很少会看新加坡制作的连续剧,但是现在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九点,我都守在电视机旁,观赏《未来不是梦》,只因为它是讲述有关工程师的行业,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类型的电视剧,我很想知道,到底这和我所接触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喜欢剧中主角之一的宣传,他说工程师具备了逻辑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点我十分认同,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工程师不可缺少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和可能性,才能用来解决问题。

其实,在接获大学录取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工程师;若没修读工程系,我还认为工程师只是用来起屋子建桥樑而已。虽然现在我走上了一个我以前不曾想过的路。但多了了解和经历后,我发觉这还不错。马来语中有一个说法:”Tak kenal maka Tak Cinta”, 人生短短数十载,与其不停摸索,不如学会喜欢和接受你的选择,因为细心回想,生命中的每一个发生都不是偶然,都存有有一个定律的。当我学会不再抗拒,用心体会每个当下,我更加懂得去接受每一个发生,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因为如此,我享受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要一个怎样的人生?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清醒着,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努力?当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想法和计划时,思路也变得清晰了。我努力地生活着,我对我的未来充满期待,我会让大家拭目以待!

20090215

《生命河流》读后感


好书分享
书名:《生命河流》
作者:苏绚慧
出版社:台北张老师文化


知道《生命河流》这本书,是源自冯以量在著作《寻找光和热》中的延伸阅读(十大推荐书)。看完后,有很多感触。。。

其实,我不是第一次接触到有关生命教育和生死学这方面题材的书,从曾广志医生的《与死神喝下午茶》和《与死神玩捉迷藏》,到近日林庆昭的《当生命剩下最后的倒数》,无不是在提醒着我要深思生命课题。。。

还记得自己开始意识到生命教育的课题时,是在大三那一年。当时遇到一位来自同乡的学妹不幸车祸丧生的事。从接获恶讯,到丧礼,我都参与了。在那个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人在面对死亡的无知和无助。也因此让我开始感慨,原来我们是多么的脆弱和渺小。大学时期,应该是在为美好将来准备,正在编织一大堆的梦想,正在享受着青春的本钱。。。谁知死神的到来,无情地剥夺了这个追求幸福的基本权利(对于当时我,至少是如此认为,人生的编排是一步一步和按部就班,不该如此…)。而这样突然的打击,带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也只有措手不及。。。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为考试做好准备,要为自己的前途好好安排和努力。可是从来就没有人会教我们有关对死亡的认识和面对的方式。如果要离去的是我们,我们该怎么面对?如果失去至亲的话,又该怎样?棺材里装的是死人,不是老人。所以正值壮年的我们,不懂不去了解并不代表我们不会接触到。而真的发生时,才惊觉原来死亡可以和我们如此的靠近。。。

因为那次的经验,我开始害怕,担心,如果换作是我,我会怎样?爱我的家人亲友们又会怎样?于是我便开始想去了解这未知却又贴身的课题。我开始让自己接触所谓的生命教育。还记得在《当生命剩下最后的倒数》中有一段指示,作者要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当生命剩下最后的倒数,这时候,你将如何安排?你的心境又是如何?”当我在深思这问题时,我的心好难过,好不舍,流着泪写下了我心中的答案。。。

因为了解生命的无常,我知道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谁也逃不了。只有正视这课题,我才算是在学习面对。当我在思考着自己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当我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我想要有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我想交出一张怎样的成绩单时,我就感觉到能够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有一丝希望,就有一份力量,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这已是我们拥有最大的本钱和福报了。

后来,在看了《生命河流》之后,更加深了我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虽然我已开始学习,但是我还觉得自己懂得很少,书上的描述,配合自己的有限的理解能力,或许无法好好消化。但可以安慰的是,这小小的种子已播下,而我,对生命更加地谦卑和感恩,更懂得珍惜。


最后,想分享《生命河流》中的一段文字:

我发现,当我开始以生命的终点-死亡来回头观看自己的生命时,我不再是面对未知而不可掌握的未来。对我来说,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死亡时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富有,不是有名声,地位的人,那些不只我带不走,也不会帮助我跨越死亡,无憾地面对生命的结束;相反地,还可以带来更多的不满足和不愿舍弃。

那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我心里真实地盼望,当我的灵魂必须离开躯体,必须飞翔之际,我能真心实意地喜爱自己,不具条件,不具评价地喜爱自己。并且,一切的伤痛都能获得疗愈,心灵能感受到犹如新生时的自由和完整。然后,带着平静,满足,无憾,不虚此行的心情离开人间。

因为有了如此确定的梦想和希望,我知道我不能不做什么等着一切自然而然地形成。如果,我希望在自己生命的尽头能成为怎样的人,那么我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做起;如果我希望当死亡来敲生命之门时,我能平静,无憾,安详,满足地离开,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学习面对生命里的缺憾,伤痛和冲突。我给自己从现在到我生命结束为止的时间,好好地为这件事作准备和努力。我希望我的时间是足够的,也希望一切都能来得及。

当我开始这样想,这样实践时,我发现,我不再逃避一些我不想面对的挣扎和困扰,我知道那些越提醒我有多困难的事件,越是有许多的功课我得学习,得去改变习性和超越。


20090120

粉墨登场

粉墨登场-第一篇

当当当。。。我终于出场了。。。哈哈,感觉还蛮兴奋的。。。因为已经好久没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了。是什么原因让自己下定决心又付诸于行动呢?我想,一来是有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否则的话,一切还是停留在想象的阶段;二来是因为有这份兴趣,持续写日记的习惯已有十三年,以文字来记录心情故事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只是如此公开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还是第一次,但我想,我会习惯和喜欢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第三个原因就是我想与人分享,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体会,生活中的喜与悲,苦与乐,得与失。。。

有了决心,化为行动之余,却令我犹豫的是,我该以一个怎样的方式与大家见面呢?想了又想。。。想过模仿<<溏心风暴>>里的“常在心间”,以网上日记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故事。但是,我却无法如此赤裸裸地把自己公诸于世,感觉好像连最后的保护层都给剥下来,冷冰冰的寒风入骨。。。最后的决定是我仍想保留一些私隐,所以可能大家就有了一种雾里看花,终究隔一层的感觉,哈哈。。。没办法,这是我的最底线,也是我自我保御的一幅墙。

其实,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出自于我的日记。正确地说,应该是整理过的日记,而又很有层次地呈现出来。因为我写日记的方式是很随性,也很随时随地的。。常常不按牌理出招,有时重新翻阅时也令自己像丈八金刚似地摸不着头脑,但是里头记载的却是我最真实的感受,欺骗不了任何人。

选择写BLOG,其实也需要勇气,哈哈。。。因为文笔的流畅和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很个人的,也是能力的局限,所以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会有朋友愿意花时间游览一番。但是这样的结果不是由我可以控制的,而我也不是要证明自己很了不起,我只是很单纯地想做这些可自己欢喜和满足的事,并享受这过程。至于是否有人欣赏,有人认同我的想法,那是另一个BONUS了。

生活中的美好是要考自己去发掘的,写BLOG是我新的发现,而你,又发掘了什么?但愿你的生活中莲花朵朵,处处绽放。。。

20071111



粉墨登场-第二篇

2008留下的遗憾之一,是我没有开始我的部落格。。。2009年的开始,我不再给自己太多的理由或藉口,因为再犹豫不决,每年我只会轮回在期待和失望中。。。
还记得我曾与一位朋友分享过我想写部落格的念头,谁知她已开始了,而我还不见任何踪影,真是失败!像《粉墨登场-第一篇》,竟是出自于一年多前的手笔了,足以见得自己的执行力是少得可怜!重新翻阅当时的文字,字里行间,还是可以感受到当初的那份决心和意愿,因此再次唤醒我内心那份最原始的动力。。。

终于,我踏出了第二步了。。。

我了解自己一向是有很多想法和古怪念头,对人事物都有一些细腻的感觉,但是人的起心动念的速度,往往是你我都无法想象和捉摸的,因此,我希望,藉着文字,我可以捕捉得到那些一刹那,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把自己的部落格命名为《琪异旅程》,因为我觉得人生就像一个旅程,而且还是不能回转的单程线。我们的起点,就是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而终点就是告别这世界的时刻。这旅程,可分为很多不一样的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景色,人事物都不一样,所以,绝对精彩,绝对值得细嚼,和一再回味。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事先编排好计划或时间表,以让我们的人生是可以完整圆满的,但是还是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预计的。或许因为这些“无法预计”,才会令这旅程值得期待!

“琪异”与“奇异”同音,因为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独一无二,不管多好多坏,我都拥有专属的特质,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而我的人生剧本,也是交由我自己主宰,我编我导我演。我相信,我值得拥有一段“奇异旅程”。

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