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9, 2009

下一个天亮

歌手: – 郭静

用起伏的背影 挡住哭泣的心
有些故事 不必说给 每个人听
许多眼睛 看得太浅太近
错过我没被看见 那个自己

用简单的言语 解开超载的心
有些情绪 是该说给 懂的人听
你的热泪 比我激动怜惜
我发誓要更努力 更有勇气

等下一个天亮 去上次牵手赏花那里散步好吗
有些积雪会自己融化 你的肩膀是我豁达的天堂
等下一个天亮 把偷拍我看海的照片送我好吗
我喜欢我飞舞的头发 和飘着雨还是眺望的眼光


时间可以磨去我的棱角 有些坚持却永远磨不掉
请容许我 小小的骄傲 因为有你这样的依靠


Lin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mPDHKso68M&NR=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A8AGqSkU8k


这是2009年新加坡《校园Super Star》冠军在决赛选唱的歌,听时觉得很感动,也觉得很有力量,尤其那句“时间可以磨去我的棱角 有些坚持却永远磨不掉 请容许我 小小的骄傲。。。”还有我想,能遇见一个“懂的人”,的确是件幸福的事。。

在Youtube 上看了原唱人郭静的版本,也看了林宥嘉的现场即兴的演唱,较喜欢后者的版本。。。

属于 + 崇拜

属于

我坚持的都值得坚持吗
我所相信的就是真的吗
如果我赶追求我就敢拥有吗
而如果都算了不要呢
或许吧或许我永远都不会遇见他
或许吧或许我太天真了吧

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 我决定我的决定
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 我迷信我的迷信
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 我们要各自忘记
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 我们再一起努力

属于风的那就去飞翔吧
属于海洋的那就汹涌吧
属于我们的爱该来的就来吧
为什么不敢呢不要呢?
是他吧命中早就注定了的那个他
是他吧他原来就在这里啊

Link:http://www.youtube.com/watch?v=Me_rGuMXLb8&feature=related


崇拜

你的姿态 你的青睐 我存在在你的存在
你以为爱 就是被爱 你挥霍了我的崇拜

我活了 我爱了 我都不管了
心爱到疯了 恨到算了就好了
可能的 可以的 真的可惜了
幸福好不容易 怎么你却不敢了呢
我还以为我们能 不同於别人
我还以为不可能的 不会不可能

风中有凤 海豚有海 我存在在我的存在
所以明白 所以离开 所以不再为爱而爱自己存在在你之外


Link:http://www.youtube.com/watch?v=9j93UbTlrKk&feature=related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梁静茹的歌,以上两首是最近特别喜爱的。 喜欢歌词的编写的方式,同一个词,是动词,也是名词,却又可以很顺口。还有歌词的意思,令人很感动。最近发现这两首歌,原来是出自同一位写词人 - 陈没。不但如此,还发现梁静茹的很多歌曲的词,是出自于这个人。

My Way

歌手:- 张敬轩
一直在酝酿 一直在盼望
爸爸和妈妈 唯一的理想
二月第一天 一九八一年
我第一次对他们眨了眨眼
等待快点过去多少个明天
希望这个宝贝快快长大一点一点
身体要健康所有的事情都如所愿
Baby长大以后就是小轩
I will find my way
I want a different way
after the wind and rain
the'll lbe a brand new day
小时候受伤有人心疼失落有人安慰
现在遇到困难我自己就要学会面对
I will find my way
I want a different way
nothing will stop me now
no matter what they say
困难要用我的坚强和努力勇敢面对
现在用心去追 感觉就对
I"ll find my way
一直就这样 找我的方向
不理会别人 奇怪的眼光
直到有一天 我忽然发现
梦想已经在实现
等待快点过去多少个明天
看着自己已经快快长大一点一点
我的生活应该让我自己学会掌握
相信自己 不怕风雨再多

这首歌,好几年前被用来作为我家乡一个生活营的主题曲,至今我仍念念不忘,尤其是副歌部分,更常常鼓励着我,要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要勇敢走好自己的路。。。

拭目以待 - 电视剧《未来不是梦》主题曲

曲/唱:林倛玉 詞:小寒

第一次的過失 才發現 心中有把真理的尺
勇氣它原來這裡開始 
每一次的得失 決定著 我明天是什麼樣子
塞滿理想的城市 淚水變成了奢侈
微笑是對自己的懂事

我願意 拭目以待 去等待 每份色彩
拭目以待 我打造什麼未來
時間是個郵差 按時遞送題材
我的夢我主宰 你最明白

每一次的錯失 會發現 緊握空拳頭的手指
緊握的是跳躍 的堅持 
偶而會有迷失 決定著 人的幸福最後地址
成長沒有方程式 跟隨真心的聖旨
你是我 最值得的固執

拭目以待 去期待 每份精彩
拭目以待 那是怎樣的未來
我用雙手撐開 天空 每片的陰霾
我的夢我主宰 風雨不改

Link:http://www.youtube.com/watch?v=y9ZLsJ_VZac&feature=related

20090215

昔日的社区同伴,如今的心灵同伴

感谢科技的发达与方便,即使身在国外,我还可以与昔日的朋友们维持不断的联系。同时拜shequ ning 和部落格所赐,令我与社区18的同伴再次联系起来。

社区18的结束,并不意味我们关系的结束,而只不过把彼此的关系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昔日的社区同伴,成为如今的心灵同伴。

可能有佛法作为这份友情的基础,所以我们更懂得珍惜彼此。虽然各自的生活不一样,虽然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寻梦和飞翔,但是,我们都不忘,彼此的生命中,有着这群最单纯的同伴,没有妒忌和猜测,没有为争名夺利的险恶,有的只是互相鼓励和支持,为对方的成就而高兴,还有在对方迷失和失落时的雪中送炭。

其实我真得很感恩,自己还能拥有这群朋友,从开始我们都不是一起生活的同伴,因为社区,才让我们靠在一起;如今的距离更为遥远,但却在心灵上感觉很靠近。我喜欢知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尤其那些在很积极在为佛教付出,很精进地在学佛的他们,我真得很佩服,也自愧不如!还有那些很勇敢在追寻梦想的,很积极生活的,都叫我要向他们看齐和学习。我曾把社区学员譬喻为我的一面镜子,让我更看清楚自己。如今时隔几年了,依然没有改变。

最近游览SheQu Ning 和他们的部落格已成了一种习惯。彼此间的联系也主要以文字作为交流方式。不管电脑荧幕上传来的是嘘寒问暖,还是“尖酸刻薄”的揶揄,都常常让我感到很窝心,还有不由自主地打从心底笑出来。

这样的朋友,何处找?即使没有常常联络和见面,我也依然会想念。突然很想给他们一个拥抱,很想再次围在一起,手叠着手,一起大喊社区的口号:“肯定自己,大体为重,互助互爱,共同迈进”


20090422

Tuesday, April 28, 2009

同是寻梦的人

每逢周末,在新加坡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个特别的景点,那就是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外劳聚集在地铁站或公园附近的空地。其实不确定他们来自什么国家,皮肤黝黑的他们,可能来自印度,孟加拉,缅甸等。。。他们会买些酒和零食,然后席地而坐,“野餐”起来,度过不用工作的周末。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觉得有点恐怖,有些不屑,有点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都是从事那些危险和肮脏的工作,还有身上老是散发出一股异味,掺杂着汗臭味和酒气。因此我常常选择避而远之,还嫌弃地投以异样眼光,对他们提着戒心,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会是惹是生非的一群。

前阵子,从报章上看到了一篇有关外劳报道,标题为:“Home Away From Home”,看了以后,不禁惭愧起来,尤其当中有一位外劳说:“When your hand or mine gets cut, blood comes out, same colour, right? (当你的手或我的手受伤时,流出来的血是一样的颜色,对吗?)”, 因为肤色的不一样,就让自己产生莫名的优越感吗?因为从事工作性质不一样,就可以觉得自己高级一点吗?

他们都是离乡背井,千里迢迢地来到新加坡打拼,和我们一样,为的是更美好的将来,更安稳的生活。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忍受更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还要接受文化习俗上的差异,还有一些人异样的目光。

想起了2007年的新加坡国庆主题:“City of Possibilities(机遇之都)”,我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那一年我刚到新加坡工作,那句话仿佛为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满怀希望与斗志。很多人都这么说,不管你是什么人,来自哪里,只要你可努力,只要你有才干,就可在这有所作为。所以机会是平等的,给予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个拥有四分之一外国人的国家,我常常有机会看到不同的肤色,听到不同的语言。我想,尊重和包容是很重要的,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是为了寻梦而来。在这个前提下,不管是来从事日晒雨淋的工作,或躲在冷气房中工作的;不管是提供劳力,还是脑力,其实都没有什么分别,我们都是凭自己的能力来换取我们想要的酬劳,如是而已。


20090422

Very Expensive Mistake (非常昂贵的过失)

工作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过失是有“价格”的,那些亏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

最近,我的公司,因为一位同事的无心之失,造成严重的损失。而我的老板就说这是“Very Expensive Mistake (非常昂贵的过失)”。

事件的源头只不过很平常,就是我的那位同事忘了传真一份重要的文件。可是问题就出在那是原料的订购单。结果原料不能如期从外国船运进来。因此,公司必须付上好多倍的价钱,以空运的方式来运货。也因为这个难题,公司还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措施,结果最后演变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不但接获顾客的投诉,还有生产部被逼停工,超过十位的工人被逼拿无薪假期。产品无法如期送货,再加上品质方面的问题,使顾客对我们失去信心,还扬言要另找一个供应商。。。

我相信,在商场上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版有能力克服这个难关,只是结果还是会元气大伤。这事件教我学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别小看那小小的过失,因为它可以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损失,甚至殃及池鱼,连累很多无辜的人必须承担这份后果。过失原来是不分大小,而是要看后果轻重,或昂贵和便宜。有时我们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犯下无心之失,会认为那是无伤大雅,可以亡羊补牢的。但是在这次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那份吃力的沉重,还有无助与无奈。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或许经历此事后,大家工作会更加小心。当然我不希望自己会得到类似的学习机会,希望自己可以在别人的过失中,得到可贵的教训,也警惕自己,今后千万要小心行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20090422

Sunday, April 5, 2009

寄人篱下的苦水

我的包租婆又在念我了。。。又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她说:“你在房间里把椅子拉来拉去,椅脚和地板摩擦的声音连我在客厅都可以听见,这样是不行的,楼下的住户会投诉。”其实因为房间的空间有限,当我需要走动时,不得不移开椅子。只是我不明白,新加坡建筑物的隔音系统真得那么差劲吗?

她说:“冰箱门不可以开太久,冰箱会坏。”其实我只不过开冰箱在选水果吃,都没有超过一分钟。

天啊!我快受不了了。我还得对她笑一笑说:“Aunty,我懂了,下次不会了”。多么虚伪的回应,其实心中已经在大骂一顿了。

相信在新租房间,又和屋主同住的人,都会相信“天下屋主一般黑”,我以为只要我随和一些,不斤斤计较,维持良好的关系,就可以了。可是原来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之间,是有金钱的瓜葛,利益的关系。所以不管我做得多好,替她省水省电,轻盈地走动、开门关门,不夜归,每个周末都收拾打扫房间。她还是可以在鸡蛋里挑骨头,嫌我这样,嫌我那样,嫌我的东西很多,嫌我用很多电器,其实我只不过用电脑和熨斗而已。她以为这是“黄金房”,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可以大赚特赚。在我住不到两年的时间,房间的租金已涨了将近一倍,从新币三百五元到现在六百元。而我,只好从一人一房,变成与人搭房。

与人搭房的好处是,包租婆会盯着另一个租客,分散注意力,还会比较,那时我就变得较讨好了,也会过得比较“宁静”。她就会向我示好,还和我抱怨,另一个小姐天天洗澡洗衣超过一个小时,霸占着厕所,又或者半夜迟迟不睡觉,动作很大,时常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可是现在那小姐搬走了,又轮到我被盯着了。她甚至还把那小姐的过失,如肮脏而迎来蟑螂这笔帐算在我头上,真是气死我也!

现在经济不好,那半间房很难出租,再加上她家增添了一个小宝宝,更是难上加难。可怜只剩下我一人,她又在用“放大镜”,去扑捉我的每一个过失。我真得很泄气,想过“报仇”,如挥霍电源和自来水。可是我还是做不出来,因为我会“良心发现“,觉得没必要做无谓的浪费。

可是,这样的苦日子还要过多久?我真得很想搬走,住在没有屋主的房子。但看看自己的收入和开支,唉~算了吧!发发牢骚就好了,因为不用付钱。还是忍一忍吧,大吐苦水后,还是回到现实,继续住在这儿,继续生活。


20090405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Life is fragile, yet most people avoid thinking and talking about death. But a new study shows that people in Singapore are now willing to break that great silence. A new Lien Foundation survey, released yesterday (3 April 2009), shows that more Singaporeans are now comfortable talking about death and dying.

The first large-scale survey on death and attitude to dying here polled 800 people aged between 25 and 59. The street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October last year and this January.

Key findings
- About 60% polled say they are comfortable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death. Roughly the same proportions also say they are uncomfortable discussing death with the terminally ill.


- Younger people are more comfortable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death than older people (40-59 years). The latter are more comfortable talking to terminally ill.


- The more educated a person is, the more comfortable he is talking about death.

- Major ethnic groups (Chinese, Malays, Indians) are less comfortable talking death than minority races like Caucasians.

- Free-thinkers have the same comfort levels talking about death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a religion.

- Single are more comfortable with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death, while the windowed are least comfortable.

- About 6% say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dying well, or that it is not important, or have no idea what it means.

Top three wishes about dying
- 72% to be free from pain
- 71% to be surrounded by people I love
- 68% to be conscious and able to communicate

Top three fears about dying
1. being a burden to family and friends
2. medical costs
3. pain

Priorities and regrets
What is your top priority in life?
- 70% - family
Top regret at death
- Not spending enough time with loved ones.

Pre-death arrangements
- 25% told someone about preference for burial, cremation or having ashes scattered in the sea.
- 20% drawn up a will.
- 15% made arrangement for funeral.

On hospice care for the terminally ill
Do you know that hospices provide a place of care?
- 80% yes.

Do you know that hospices provide day care and home care?
- 50% yes

How do you describe the level of care for the terminally ill in Singapore?
- 45% do not know enough
- 30% good or very good
- 20% average or poor

Are you open to the idea of being in a hospice?
- 80% no, unsure or only as a last resort.
Top reason: Do not want to waste the final moments of my life in a hospice
- 20% yes.
Top reason: To receive adequate care

What does dying well mean to you?
Physical – painless death
· Dying quickly
· Dying in my sleep
· Dying at an old age/naturally


Psychological
· No regrets
· Dying happily
· Dying peacefully/without worry

Fulfillment
· Knowing all affairs are settled
· Having led a meaningful/fulfilling life
· To have accomplished my dreams/wishes/desires/goals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only six months to live?
1. Spend time with loved ones.
2. Travel
3. Live life to the fullest
4. Enjoy
5. Stop working
6. Indulge in material/physical pleasures-food, drink, clubbing or sex
7. Live life as usual
8. Be spiritual, pray, become a monk, read the bible
9. Stay at home
10. Spend all money/Give back to society-donate to charity, do volunteer work

华文报道
http://www.zaobao.com/sp/sp090404_509.shtml
http://www.zaobao.com/sp/sp090404_510.shtml


以上的报告,是刊登在周六的The Straits Times。我想与更多的朋友分享这份报道,也觉得我们必须依照上面的问卷,至少让自己的心中留下一份答案。因此特地抄写在我的部落格。

20090404

我长大成人了

从中六开始离家升学,到现在工作,屈指一数,原来我已离开家里很多年了,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后,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只有匆匆忙忙的几天假期。开始工作赚钱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可以给家用时,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是“大人”了,渐渐地与父母对换角色。。。

以前是父母带着我走,认识这个世界;现在轮到我牵着他们,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长大成年后,我觉得,需要重新认识和适应这个时候的父母。这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学习,因为它有别于青少年时期或求学时期的那套方式,那个角色。

其实我能做的也不多,我没有能力担当整个家,让他们不用工作,只是在家享福;我也没有能力给予他们很好的物资享受,如房子、车子、旅游配套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回家,还有每个周末的一通电话,牵引着分隔两地的我们。电话中的嘘寒问暖,只不过是用来弥补我不能守在父母身旁的遗憾。也因为这样,我更加珍惜每一个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总是尽量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因为我不想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来后悔。

当多了一份用心时,就可以察觉他们的平凡,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其实是个很好的福报,因为多了一份了解,就更懂得与他们相处和沟通。也因为如此,就多了一份包容。当自己的羽翼丰满,力量变得强大时,对生活有一套方式,对事物有一套准则和看法时,我常提醒自己,不可以强制他们必须跟随我们,而是让他们慢慢进入和参与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与我们一起成长,不可以丢下他们不管。我告诉自己要放下身段,用他们的语言,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当他们赶不上时,我们必须停下来,调整自己的步伐。

此外,也要让自己投入他们的世界,可能他们的话题只是围绕在一些生活的琐事,亲朋远里的一些八卦等,不要清高地说自己不是是非精,也不用去批评任何人,任何事。因为这就些是他们的生活圈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谁是谁非更本不重要,“倾听”比“发表”更为合适,“情”比“理”更来得体贴。当分享他们的生活时,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那些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他们经历岁月洗礼换回来的人生经验,是无价的。

受教育不高,留在家乡生活的双亲,只要我们稍不留意,就会与我们的世界越离越远。当我们在追寻自己的梦想,在大展拳脚时,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要知道,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时今日的我。是他们,让我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是他们,让我受到了高等教育;是他们,给了我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空间;是他们,成就了我的一切切。。。

还有,当我受伤了,累了的时候,我不会忘记,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门永远为我而开。虽然我已成了“大人”,但是我相信,我仍然还是父母心中的“小孩”。


20090404

职场上的悲欢离合

工作不到两年的日子里,却经历了很多同事的离职。当中欢喜的莫过于有人另谋高就,获得更好的发展,或是可以享福,不用再工作了。这样的离去,是备受祝福的,也是令人羡慕和值得欢庆的。但是最难过的是看到那些带着不满和怨气离开的,不管是被“炒鱿鱼”的,还是自己离职的。他们当中,有者是不满公司的福利待遇,有者忍受不了老板的行事作风,有者却是厌倦了这个工作内容和环境。

常听说,政治人物“下台要有智慧”,其实离职也要有智慧。看到很多人离开时都还充满抱怨,和忿忿不平。有时想想,这又何必呢?再多的是非对错,恩怨情仇,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既然选择离去,就应该放下,也放过彼此吧!凡事留一条后路,所谓:“山水有相逢,日后好相见”。或许从此不再有任何瓜葛,但是也该念在曾经的共事,过去的一些美好,而留下好的“收尾”吧!

虽然他们离去的原因不一样,但是我还是给予同样的祝福,也有一丝丝的不舍。虽然缺了的位置,很快就有人填补,但是之前培养起来的工作默契和朝夕相对的感情,却令人感概。同事之间,其实谈不上非常深厚的感情,只是当一些习惯变成落空了,会有些不适应,会感到一些“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落寞。或许因为自己还在,而他却离开了。这样的离别,不像以前毕业时的分离,每一个人因为各分东西,所以不舍的感觉特别强烈。相较之下,这份离愁是浅浅的、淡淡的。。。可能情绪得以收敛了,含蓄了,也可能比较能接受“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现实了。

我常在想,将来轮到我说“拜拜”时,不知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我相信我无法做到那种“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我希望,可以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离别,那就太完美了!


20090325